《红楼梦》中,有些人物出镜不多,却能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与启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交流的人物是贾府二小姐贾迎春。
说实话,不管是看剧还是看书,我对迎春的记忆点真的就只有两个:其一是她为了自保而忍痛不理自己的贴身丫鬟司祺被逐出贾府。其二是她在仅维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悲惨死去。
最开始,我会觉得迎春这个人物可有可无,或许只是曹公为了凑齐四春才塑造了迎春这个人物,就好像画家需要凑齐梅兰竹菊那样,直至看到关于她的上述两个典型事例发生,我才知道迎春这个人物绝不是硬凑的,更不是偶然的,而是极具有代表性意义的。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中,专属于迎春的判词如是写道: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这首判词,其实已经揭露了迎春惨痛的人生结局。
中山狼是谁呢?就是迎春后来的丈夫孙绍祖。
迎春在贾府的安排下作为殉葬者嫁给了暴发户孙绍祖。孙绍祖是个怎样的人物呢?孙绍祖最开始攀附了贾家得以致富,后来贾家败落,贾赦尚欠孙绍祖五千两银子尚未偿还。
在这一情形之下,贾赦就趁机提出让迎春嫁过去,表面上门当户对,当属一门好亲事,贾府中的其他长辈也都点头称是,实质上就是以人抵债!
在孙绍祖的眼里看来,迎春就是孙家和贾家间交易的物件,根本没有任何情感可言。再加之孙绍祖本就是一个骄奢淫逸,花天酒地,贪得无厌之徒,迎春在他眼中就是一粒尘,一枚棋子,是提线木偶,是用完就可肆意丢弃的物件。
在这些背景之下,迎春在孙家何以安生?
在《红楼梦》中,迎春的悲剧色彩可谓是最浓厚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出现呢?我觉得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进行归因。
主观方面,最关键的原因是与迎春自身的懦弱性格有关。
也许会有人有疑问:四姐惜春也挺明哲保身的啊,怎么惜春就能把控自己的命运,远离凡尘,而迎春则不能呢?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我们还得区分一下迎春和惜春性格上的本质性区别。
不错,迎春和惜春确实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她们都想明哲保身,只求个人安宁。但不同的是:惜春一点都不懦弱!迎春则反之。
此话怎讲呢?我们从惜春最后看破红尘,胆敢以死相逼来实现自己的出家志愿就知道了。迎春可没有这种魄力,有的都只是明哲保身下的逆来顺受。
换一个角度讲,但凡迎春有着母夜叉夏金桂一丁点嚣张跋扈,也不至于被孙绍祖欺压到如此地步啊。你想下薛潘是个善茬吗?但夏金桂比他更蛮横,薛潘可不就服软了吗?
可毕竟迎春不是夏金桂啊,迎春打小就没了娘,更缺乏父爱,还是王夫人让她来贾府这边生活的。迎春和夏金桂有着不一样的出身,有着不一样的成长环境,这就注定了迎春只能是迎春。
不管别人怎么看迎春,我对迎春都是充满心疼的。因为我非常能理解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到底能把一个人荼毒到怎样的程度。不是谁都能像探春那样能从充满毒性的原生家庭当中幸免的。
你以为迎春不希冀美好吗?你以为她就甘于懦弱、黑暗吗?不是的。她没有在明面上说,不代表她不想。
在元妃省亲那一回,迎春所作的《旷性怡情》这首诗,也从侧面充分揭露了她向往怡然快乐生活的理想。
在客观归因上,除了孙绍祖的飞扬跋扈,蛮不讲理之外,当然还有贾府上下的麻木不仁。
迎春在孙家的遭遇,那几个大长辈都是看在眼里的。但她们说什么了呢?她们说:没办法,这就是你的命,你就得受着。
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我们娘家也不好做过多的干涉...
这些话多令人心寒啊!更令人心寒的,还是迎春快要被虐待至死,下人来贾府报之际,她们竟然还能只是假惺惺地以泪洗面,而不采取任何实质性有效的行动来阻止悲剧的发生!
可以说,迎春就像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是贾家给孙家的牺牲品,殉葬者。
迎春的退场也是贾府走向衰败的表现。
迎春迎春,这个名字本身有着多么美好的寓意啊!可那也只是寓意罢了,被主客观因素裹挟着前进的贾迎春,注定迎不来真春天!
可悲可泣可恨!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