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进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讲书活动。是讲给群里的188位伙伴听的。讲完后收到了一位朋友的互动回话,这已让我足够开心。人有时候是需要有力量在支撑的,可能,就是一句他人的鼓励就足够了。你会舍得给我一个鼓励吗?
一、一本书,何为“具有建设性”呢?书中是这么理解的:
1、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意义;
2、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动力;
3、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二、如何读懂一本书
1、首先要弄明白这本书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比如《他人的力量》一书,想要解决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2、对于书中主要问题,这本书提出了哪些解决方案。比如我现在读的这本《读懂一本书》,就为读者们提供了一套消化知识的方法论。
3、读完以后,思考这本书给自己带来什么价值,用一句话总结这本书的精华。这一步,可以在读完一本书后先稍作休息,试着让大脑回忆。
三、如何解构一本书
1、记下被清晰界定的概念。一般来说,书中在提出一个问题时,会先把概念界定下来,这是阅读整本书首先要把握的基础知识。
2、作者提出的某个问题和观点,让你有冲击感的时候。这部分的内容往往就是价值较高的内容。
3、书中的解释让你感到意外的时候。这部分的内容往往能够刷新、提高你的认知。
4、书中有趣或让你感到心灵冲击的内容。这一条就见仁见智了,每个人的阅读目的和阅读体验不一样。
在讲书之前,我们需要整体把握和记忆一本书的内容,作者在这里推荐画“思维导图”的方法。
读完一本书以后,利用一张A4纸和一支黑色水性笔,在纸上把书中的框架和主要内容画成一张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掌握书中内容的脉络,将书中的内容进行串联、融会贯通,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对内容有了把握以后,就可以开始讲书了。
首先,要遵循两个大原则:一是讲书的内容要以书为据,尽量不要延伸太多主观的东西;二是用自己再创作的内容来讲,不是单纯地将书的内容浓缩。
在讲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构建坡道的方法,让你讲出来的内容更有逻辑、更具吸引力。比如,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去引出文中的内容;或者,利用生活场景拉进与听众的距离,再引出书中的主要内容。
进入正文以后,对于文中的论点通过案例、数据和故事等进行充分论证,可以使你讲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还要懂得取舍,把最有价值的素材放在前面,对同类的内容进行归纳合并,可以使整个内容更加凝练。
从本质上来说,讲书是一种分享和输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书中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地记忆和巩固,还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当然,讲书是要一步一步练习和提高的,无法一蹴而就。
正如作者樊登所说,书是绝大部分问题的出口。如果你感到迷茫或焦虑,不妨通过读书去为生活“增量”。
下周三的讲书,我会把这个模板讲给你们听。希望可以得到你的支持。
伙伴们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