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在家挨着奶奶坐在阳光里编织毛线,红梅的手在针上上下翻飞,奶奶眯着眼看着,说现在人真聪明。
“这给谁的?”
“给爸的背心。”
奶奶伸手擦擦鼻子,以前,奶奶织过布,叫做白老布,家里现在还有几块,桂兰剪成几大块做了压豆腐的大方巾。奶奶也会绣花,做小孩的肚兜还有老虎头的帽子和鞋子。
奶奶在头上摸摸,叹口气。奶奶以前头上也有一根碧玉的簪子,几根银叉,现在也不知道在哪里了,该给孙女留一根的。
“奶奶要毛线的衣服吗?我给你织个对襟的在前面扣扣子也行。”
“我不要,那个捆在身上我不习惯。我有棉背褡子就行了,也才做没几年,也够穿了。”
红梅抬头对奶奶一笑,奶奶的手在大衣襟里的手炉上,衣襟鼓鼓囊囊的,奶奶低头,手顶起衣襟擦了下脸,又轻轻说,身上衣服也够穿了。
“明年我回来给你做件新的。”
“不用,衣服够了,还能穿几年。以前缝缝补补都好多年,现在衣服都穿不破了。不要了。”
“要不,就暖天穿的那种短袖的,挺凉快的,你要吗?我回头寄回来。”
奶奶摇头。
奶奶夏天还是很厚实的满襟衣服,她不习惯现在的衣服,都通透的,里面衣服看得清清楚楚的,那些人都一点不乎。实在热了,她就躲房间里,把后衣襟撩起来打几下扇子。
“你给你爸妈织个毛衣就行了,小四都不会这个,指望不到,你妈也没时间。”
红梅又看着奶奶笑笑。奶奶以前不会为母亲说话的,母亲习惯中午小睡一会,就是冬天不脱衣服搭个被子歪一会。以前奶奶在外面就说风凉话,摔了之后不说了,现在有帮着的意思了。
是老了是摔了改变了奶奶?她承认媳妇在这个家的地位和价值了?母亲也老了,不知不觉地,两代人和解了。
几十年过去了。这边和解了,那边还有几十年,对于母亲来说,不容易。
“嗯,我有空就给他们俩一人织一件。小四也没时间织,要看书。”
小四在同学那里借了不少书,也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能借来的都借了来,有文学名著,有类似评书的章回小说,有古代通俗演义小说,还有十四行诗,看着一个人在房间里嘿嘿笑,有时候走来走去地感叹。
桂兰需要她就喊一声,她把书倒扣在床上就出去,她掐菜洗菜帮着煮饭,晒东西收东西,进进出出看着姐姐的毛衣越织越长,她挺羡慕两个姐姐的巧手。
有时候她也看看自己的手,手指也细细的尖尖的,不像笨的。闲的时候,也坐姐姐旁边看着,可是绕着绕着就觉得太难了,看看花样又觉得神奇。
“你想学吗?”
“算了,太难了,我学不会的,以后还是买吧。姐你织得真快。”
“就像你看书看看就记住了一样,我看书上花样看两回对着试试就记住了。”
姐姐那时候没给机会读书,要是读书也不一定就读不出去,大姐姐也是。不知道她们心里有没有遗憾。
“你姐织的好看,又快,是聪明。”奶奶说。
桂兰经过,随口说,光聪明都没用,什么人什么命,都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