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乱,没时间,被小事情牵绊,造成大事情拖延;完美主义,认为自己如果做不到最好,那就不用开始;怕这怕那,不敢尝试,拿拖延来当挡箭牌...”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95783/02c1f9e6dee26be6.png)
01
—
我总结了几个“拖延症”的原因:
第一种是:手上积了一堆紧急的问题而无暇顾及大事情。
但偏偏处理完这些大事情,才能让自己摆脱”忙乱—没时间—拖延—忙乱“的怪圈。
比如,我正在负责的产品出海,最难解决的不是那些产品品控和产品推广问题,而是产品的供应链问题:
原料采购、供应商选择与调配、物流运输、仓库存储要怎么解决?
如果我当下已经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但是我以很忙,没有精力为借口,一直拖延下去。
那么未来,无论我解决多少品控问题,或者花多少成本和时间去做产品推广,都有可能造成产品出海不达预期。
所以,我应该立即马上去寻找一种可行的方式,给自己预留时间,安排每天或每周都要去思考及推进这个事情。
不能把重要的事情变成紧急的问题,别给自己的拖延寻找借口。
02
—
第二种是:源于对完美结果的渴望,认为自己如果无法做到最好,那么就不应该开始。
但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作品,只有完成的作品。做事情想得再完美都没用,只能通过行动来完成。
比如,我是一个比较注重理性的人,我一度认为做事要等一切都思考清楚了,才能开始行动。
但世界哪有那么什么“完美的思考”!
所以我给人的印象就是“想得很好,说得也不错,但就是做事拖延”。
打个比方来说,我就像那个站在田岸上的“知识分子”,别人都已经卷起裤腿跑到田里干活了,我却还在那里思考人生。
但没有行动,哪来结果呢?
所以,我希望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能接受暂时的不完美,做事情、做产品都是一样,思考,行动,得到反馈,再思考,再行动...直至完成。
03
—
第三种是:害怕承担责任,害怕结果达不到预期,害怕做不好而丢面子。
在这种情况下,拖延就成了一种“最好”的防御机制。
比如,我一直想尝试面对一帮听众做公开演讲,但我心里总是在打退堂鼓:
我会不会说不清楚?我的观点会有人赞同吗?中途有人提问我该怎么办?万一答不上来是不是很没面子...
正是这种"害怕",让我深陷其中、一直拖延、不敢去尝试。
也正是这种躲闪和逃避,让我在人生发展过程中丢失了一些机会,慢慢地成了我最大的心结。
所以,我希望通过某种触动,能把“勇敢”渐渐地融入到我的性格之中,让我逐渐打破这种防御机制,敢于去做一些自己原本害怕的事。
04
—
我还想再补充一点: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会让我做事拖延。
比如,移动互联网上各种社交媒体造成的干扰,就会严重影响自己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导致做事总是拖三拉四。
就比如,虽然我脑子里想的是要尽快完成当天的写作任务,但如果我总是不能静下心来,一直拿着手机刷抖音、看微博、小红书、关注别人的八卦,那我还有多少专注力去写作呢?
所以,我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专门的“思考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没有手机,没有社交,没有其他人,我会忽略掉当下所有的烦恼,每天只是大胆地写作,发现真正的自我。
再放大了讲。
如果我一直处在一个满是负能量的圈子里,身边的人每天不是“怨天尤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
那么,我还有多少能量去思考、去做事、去行动呢?
所以,这就需要我自己要想清楚,我的人生中应该欢迎什么样的人,又该拒绝什么样的人。
而且,我更应该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地改善外部环境和社交圈子。并且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自律习惯,这样做事会更有成效。
05
—
最后,总结一下:
忙乱,没时间,被小事情牵绊,造成大事情拖延。
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完美主义,认为自己如果做不到最好,那就不用开始。
尽管想得多,说得多,但根本没成果。没成果,哪来价值呢?
怕这怕那,不敢尝试,拿拖延来当挡箭牌。
结果总是躲闪和逃避,好运气根本就碰不上。
刷抖音、看微博、小红书、关注别人的八卦,根本停不下来,哪还有时间干正事。
身边都是负能量的人,自己哪还有清净,受到损害的人也一定是自己。
好吧,既然找到了拖延的原因,那就让我们从当下开始,开始思考,开始自律,开始慢慢改掉拖延的毛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