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方法,一是将学到的东西,放到事上去磨,去实践;二是只管去看去学,总有一天,它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出现,帮到你。
第一个方法,说穿了,就是王阳明先生倡导的“知行合一”,这事情说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任何东西,“你知道”并不等于“你能做到”,罗翔说,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无法跨越知道与做到之间的巨大鸿沟。知道得越多,做到就越难。我们不可能把所有我们知道的都做到,我们只能从“知道的汪洋大海”里,选出那些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去践行,反复在事上磨,化为己用,最后成为本能,变成我们自己的一部分。
第二个方法,就比较随缘了,简而言之,这是陶渊明先生倡导的“不求甚解”。人生的知识太多,学海无涯,知道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我们不可能把所有我们知道的都做到,这不现实;我们也不可能只去学那些对我们有用的,这太功利了。五条人里的仁科说,他看书学东西,很多看完学完就忘了,但他知道,这并不是真的忘了,因为总有一天,它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出现,帮到你。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在所有学到的东西里,挑选有用的,知行合一;剩下没用的,不求甚解。不必强求所有学到的东西都成为本能,除了不求甚解之外,你还可以“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通过合作来搭起桥梁,个人的力量终究渺小,合作才能成事,成大事。你只需要有自己的一门专长,也就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