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0年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前段时间,我因为工作上的原因,在进行自我剖析的时候,我问我自己频次最多的一个问题。后来我和我的朋友讨论过。发现我们早已不是10年前,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样子。
突然想起,我们在10年前,刚踏进大学校园时的光景。大家因为刚脱离高强度的备战高考的紧绷经历,到了大学,很长一段时间进入了一个放飞自我状态。
课堂上,老师在讲课,下面近的可能在听。中间在聊天的,拿手机追剧的,把漫画或小说放在专业课本里看的,耳朵塞着耳机听流行歌的,甚至在底绣十字绣的,后排在与周公约会的等等,反正和听课无关的,只能做到的,没有想不到的。
业余时间,躲在宿舍里打游戏的,那种废寝忘食,衣不解带的状态,做学术的教授都没有这么专注。我问过一个沉迷打游戏的同学:打游戏对未来找工作有什么帮助吗?她停下来看着我,拿熬夜后无神的眼光回答我:不知道。然后继续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自动屏蔽周围的一切干扰因素。
那一刻,我鄙夷极了。
而现在正好是10年后,许多人为了生存,做着不喜欢,而仅仅只能糊口的工作。而谈及对10年前的不思进取的行为,感到自责的人占多数。
『02』
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有过一个这样的经历。
某一堂作文课,老师提问:长大了,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大多雀跃地说,我想当科学家,我想当老师,我想当宇航员,我想当警察......,那种踊跃的劲儿,生怕自已的梦想不够伟大,或比别人的差。
长大后,这种所谓的“梦想”却被我们早已遗忘,甚至成了羞于启齿的话题。
这种遗忘,在我看来,更多的是我们偏离了实现梦想的前行轨道,很多实实在在的客观问题和主观问题,我们自己对这些伟大的梦想失去了守护的资本。
时间和空间会给予我们不同的感受和经历,周遭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特别容易让我们自己迷失方向。年少时的那个伟大的理想,早就在所谓的快乐生活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03』
记得上大二的时候,有一个计算机的实用课程,教我们办公自动化,老师会在课后留作业,让我们去实操。当时一个和我很要好的朋友她有一台电脑,是可以随时进行实际操作的,我因此也得到了她的帮助。
当时拼音输入法刚普及,很少人用五笔输入法。她不仅会,而且很熟练。我总会很崇拜地向她请教,当然,她当时并没有很认真的去教我方法。后来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事,让我明白当时,她做得更多其实是在我面前炫耀她的这项技能。
她很努力,特别是对文学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我见过她摘录了很多名言名句,不时的拿出来翻看,背诵。也经常去图书馆借阅一些人物传记、小说、散文相关的书籍出来拜读。当然,也尝试着自己写一些文章出来,我有幸成为了她很多文章的第一个读者。
后来,在当年暑假离校前,我们坐在仿真绿化操场上聊天。
她对我说:“我要读研,我以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文学教师。”
她说这话时,眼睛里泛着星光,在月光的照耀下,是一张对这个梦想充满希望的璀璨。
突然,她转过头问我:你呢?
我怔住了许久,没有回答上来。当时因为迷上了编剧,随口说了一个:我想成为一名编剧,可以写别人的人生,实现自已没有过的尝试。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并没有为这个梦想做过任何努力。我重新思考,从心底里问我自己:在未来,我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04』
大三有一次回老家,我碰到了我儿时的玩伴F小姐。小时候我们几乎形影不离,她小时候告诉我她长大了想成为一名时尚圈的高级白领。
而这次回去,她已经成为了2个孩子的妈妈,第二个孩子刚刚出生没多久。
她年轻的脸上略施粉黛,脖子和手腕上佩戴着粗大的黄金首饰,声音粗犷地和我说着婆媳相处难题,做小本生意辛苦,小孩子护理上的艰辛,还有老公还算体贴的鸡皮算毛的琐事,我完全插不进去话,我只能默默的倾听。
看着她一张一合的嘴巴,那喋喋不休的语速,我脑子里的那个高级白领的形象和她现在的形象叠加,我打了一个寒颤,心想,我会不会以后也会成为这样。
那时,我心里害怕极了。
『05』
现在的我,每次下班回到家,想躺在床上时,我都会提醒我自已,然后逼自己保持
阅读一个小时。
因为我害怕,害怕自己因为自己不够努力,成为一个自己最不想成为的人。
因此,我告诉我自己:我的生活,可以平凡,便一定不能平庸。即使平庸,我也要在平庸的生活中活出自我,找到让自己的最舒服的方式。
我希望,10年后,我可以实现财务自由,我可以成为一个专业的投稿人,想得更大点,我可以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我不知道可不可实现,能不能实现。但我希望10年后,提及这个时,它不再是一个我曾经的想法。像大学的那个编剧梦一样,从来没有为它付出过,到后来它只是一个想法而已。
所以,为了这个10年后也许不能实现的“愿望”,我许我的未来一份10年都要坚持下去的努力,让它成为添砖加瓦的助力,而不只是一个“愿望”的口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