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国的家长越来越清楚的知道,孩子精神健康的重要程度,远远要高于孩子技能的掌握。孩子长大成人直至一生的幸福,不是取决于技能和学历这些,而是精神层面的富有,所以,越来越多的妈妈开始从小重视宝宝的精神方面的健康培养。
大家都知道,精神健康就意味着对宝宝的关爱要足够,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父母迷失在关爱与溺爱的边缘。一旦将关爱变成了溺爱,那孩子的精神健康将会朝反方向,越走越远。
那么到底如何灵活精准的把握好这个临界点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只用把对宝宝的行为划分为鼓励和限制两种情况,就能很好的找到这个临界点。
宝宝一出生,就会有很多需求。理解这些需求并且做出承诺,表示你会尽量满足他们,这就是爱的支持与鼓励。但是,作为新手妈妈,你首先要分清楚什么是宝宝需要和想要。需要和想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孩子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刚出生的时候他什么都需要:喂奶、换尿布、洗澡、让人抱着和听人说话,这些都是需要。而在没有外因情况下无休止的哭闹,以及总让大人抱着才会老实,这是想要。如果你无视这种需要和想要的差别,一味的满足宝宝的想要,那么从一开始,这个宝宝就没有学会自我安慰的本领。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不断被人照顾的体验让孩子建立起对他人最基本的信任感,还形成了他对这个世界的乐观态度。
随着行为能力的增长,孩子们需要越来越多的机会进行尝试。他们需要挑战,这种挑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好让他们施展能力,但又不能困难到让他们无法胜任。孩子需要冒险的体验,但同时也必须保证安全。但是,却有更多的妈妈把这种冒险视为危险行为,直接扼杀了宝宝从小需要的冒险行为。
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宝宝长大后,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甚至在一生的职场或者商场生涯碌碌无为。
当很多妈妈发现宝宝在幼儿园甚至在学校里唯唯诺诺的性格,有时候还会被人欺负。这个时候妈妈怒其不争了,怂恿孩子去抢别人的东西,被人欺负的时候一定要还手。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很有可能会将孩子引向另一个歧途。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
一直以来,都会在不同的地方看到有文章讨论:孩子在学校受欺负,要不要还手?
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问题的本质早已不在还手和不还手。还,与不还都不对。讨论下去毫无意义,你要找到问题的原点。
宝宝需要从一开始学习尝试冒险,他自然会在这种反复的尝试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也是他一生都会受益无穷最原始的解决问题的属于自己的方法。
如果父母不能忍受孩子把食物搞得乱七八糟,孩子就无法学会自己吃饭;学习系鞋带的宝宝必定要一次次地尝试,又一次次地失败;宝宝学习爬行走路,总喜欢往一些危险的地方去;父母的责任就是为孩子设定一个限度,确保孩子能够在这个限度之内体验安全的冒险行为。他们终将在这些原始的尝试中,学习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跨越障碍。
孩子希望在他们想要得到某种东西的时候获得满足。他们应该明白想要和需要是不同的。管教得当的宝宝知道他们总能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作为妈妈,你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想要?
而对于想要的东西则不一定每次都能如愿。他们还会明白,其他人也有需要的东西和想要的东西。当父母以和蔼而又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并且要求孩子以同样的尊重、合作和礼貌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时候,孩子就能学会这些道理。教育孩子的时候仅有爱是不够的。孩子需要关爱,也需要限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