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十七章道政合一测试题

《道德经》第十七章道政合一测试题

作者: 朱红东 | 来源:发表于2024-06-26 09:17 被阅读0次
太上 下知有之

1、老子将君王分为几个等级?

(单选题)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C

解析:老子将君王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不知有之、亲而誉之、畏之、侮之。

1、太,道家、太上、天道;

1)太上的感觉亦如水与鱼的关系,或者是师生、群众与领袖,父母与孩子。鱼感觉不到水的滋养、保护;水也没有感觉到鱼的搅扰。当然是互为鱼水。

2)太上之君,示弱、虚无、处下,事缓则圆,上善若水,对天道深刻领悟,对人性深刻洞察。服务他人,并保全自己。

2、大,王道,儒家;大人(圣人),亲而誉之

1)赞誉有加,众生对你亲之、念之。而你自己也累得半死,仁民爱物,建国育民,死而后已。众人以你为榜样。如诸葛孔明,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以下第一人。

2)老子口中的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德不德之人。但还是为了别人该干的事,荒废了自己太多的时光。

3、畏之,不是人,霸道、法家;

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黄宗羲言)。历代帝王对百姓大多是如此。

4、犬,无道、阴谋家。侮之,上位者越禁之,越压迫,越混乱,越反抗。

历史总是不断地重复畏之、侮之的状态,治乱交替。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原因就是信不足,不信,上位者不讲诚信,当吝时,说一套做一套,甚至把治国当儿戏,烽火戏诸侯,酒池肉林,凶时便来到了。

功成身退

2、老子后来被人们尊称为什么?

(单选题)

A.太上老君

B.太白金星

C.菩提老祖

答案:A

解析:

1)老君是修道之年龄长者。在众多的修道人当中,最高等级就是老子,这不是他自己认为,太上即最高的修道境界、段位。

2)太,只有把自我这一点置下才能做到太上。无为(不违天道)、谦卑、不争,善于处下,才能真正居上。

道法自然

相关文章

  • 共学《道德经》第37天

    共学《道德经》第37天2022年3月24日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为与不为

    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在其位不谋其政,...

  • 17 道政合一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 我...

  • 道德经

    道德经 道德经 上篇三十七章 第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流传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道德经》第42章:道生万物

    《道德经》第42章:道生万物 【题记】 本讲将整合《道德经》9个章节内容,结合一些典籍,讲述大道演化天、地、人、万...

  • 百字瞻瞻5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德经 . 第三十七章》 “道”总...

  • 解读“道”字

    《道德经》的“道”是什么,走字旁加一个“首”,“道”真实义就是“知行合一”。 为什么讲“道”是知行合一呢?中国...

  • 道废仁出:学习《道德经》心得(19)

    文/若冰 (《道德经》第十八章 ) 《道德经》第十七章,老子阐述了他的政zhi观,指出了为政者的四个境界,体现了他...

  • 学习《道德经》心得(18)

    文/若冰 (《道德经》第十七章 ) 老子在《道德经》前十六章里,不厌其烦地为我们阐述了“道”,告诉我们”道”是什么...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解读。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七章道政合一测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ts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