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毛泽东学做产品 之 用户洞察
1.深入群众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毛泽东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喜欢社会实践,比如,一九一七年暑假,他与萧子升同学,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途中,结交了农民、船工、财主、县长、老翰林、劝学所所长、寺庙方丈各色人等,写了许多笔记。这样的“游学”,毛泽东在校期间还进行过几次。第二年春天,他和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和东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
后来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公安部出于对主席安全的考虑,严格限制主席直接走进群众,甚至连与老百姓交谈的机会都成了奢望,毛泽东为此经常大发脾气。后来,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决策,与主席长期被与群众分开,无法像以往那样深入群众和体验群众的生活是分不开的。
2.非常重视调查研究
毛泽东很注重对社会实际状况进行切实的调查研究,也经常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比如,他在农讲所讲习期间就提倡学员研究各省的农民问题,组织了以地区划分的十三个农民问题研究会,还主持拟定了地租率、田赋、地主来源、抗租减租、农村组织状况、农民观念、民歌等三十六个调查项目,要求学生根据家乡的实际情况一一填写。
当面对着复杂的问题需要作出决断时,毛泽东历来主张应该从调查研究入手,把事实先切实地弄清楚。
3.对用户分类并深入研究
一九二五他开始研究各阶层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并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除了常见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分析了“半无产阶级”。所谓“半无产阶级”,主要是指农民。毛泽东深入将他们划分为半自耕农、半益农、贫农,还有“小资产阶级”中的自耕农和“农业无产阶级”即雇农。一九二六年一月一日,他又发表了《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
正是因为毛泽东对用户群体洞察入微,才能提出老百姓用户的政策纲领,并建立起强大的统一战线。
这三点也是咱们做产品,做好用户洞察需要扎扎实实做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