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病床上听歌,以缓解身体的不舒适。
忽然,手机屏幕亮起,接连两条来自简书的消息:“时光第四审核李老师关注了你”,“时光第四审核李老师给你发送了一条新简信”。心下欢喜,又多了一个粉丝。想想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三位粉丝,目前为止我的第六个粉丝。开心之余打开简信查看具体内容,李老师亲切地称呼我为糖糖,并点评我的文笔细腻,那一刻,我兴奋地简直要从病床上跳起来,奈何身体乏力,只是坐了起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18341/feff248bc9f0aace.jpg)
目前我在简书日更了6天,写了7篇文章,共计六千多字,每日更完文章便愁苦阅读数量和点赞数量,并给自己定下了单篇文章获赞数突破5个的目标。在简书写字之前,我习惯隔三差五在onenote写些日记或感想,未曾公开,生怕别人笑话“就这文笔还想写东西”,甚至到现在我也还不敢把写的东西拿给身边熟识的人看。
我以为,我的文字是见不得光的。直至一周前机缘巧合又登陆了简书,发现自从注册后一直空空如也,抱着尝试的心态把自己在微信读书和豆瓣写的书评发在了简书,意外的是,竟然收到了一条评论,这是我在简书收到的第一次互动,也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便参加了日更,准备继续写下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18341/051d0ca57121aeb4.jpg)
我喜欢写人物、感悟和书评,归根结底,都是心底的感触。
认识很多人,但大多随时间流逝走散了,一直陪在身边的只是寥寥,写在毕业留言簿上的“青春不老我们不散”,现在发现是多么奢侈的誓言。我想把那些陪我走了一程路或教会我一些事的人写下来,一来作为告别他们的仪式,二来留作纪念,而我会继续向前走,邂逅更多的人。感悟是对日常琐事有感而发,或发泄情绪,或厘清思路。书评则是阅读完一本书后对书的理解,有疑惑不解之处,但更多的是感想和收获。
常常觉得,读了那么多书,我的笔还是很苍白无力,便不想再读书,但每每出现找不到合适词句准确描述内心感受的情况时,又总是懊悔“书到用时方恨少啊”,不免一阵捶胸顿足,事后便又拿起书读,如此循环往复。直至看到某文章讲,读书是输入,写是输出,而文笔的精进不仅需要多读书,还需要坚持写,于是开始在有感触时动笔写下,但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全凭灵光乍现。就在我以为自己乱涂瞎写之时,李老师的点评如黑暗中的一道亮光,照亮了我前方的路,原来我敏感的性格早已造就了细腻的笔触,而昨天我还在为写不出高山流水的巍峨磅礴气势而感伤,原来那不是我的归处。
最后再次感谢简友的阅读、陪伴和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