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交口称赞和认为成功的方式,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我们为什么要靠贬低别的成功方式,而夸大某一种成功方式呢?
我们的生活比我们意识的更加室内化。
简朴生活是一门学问,人们轻率对待这门学问,但是我们不应当对它置之不理。
学生们处心积虑地逃避所有人需要从事的任何劳动,从而获得令人艳羡的闲适和休闲,得到的只不过是卑鄙和无益的闲适,失去的却是经验,而唯有经验,才能使闲适变成丰富的收获……既然社会在资助他们从事这么昂贵的活动,他们就不应当游戏人生,也不仅仅是研讨人生,而是要真诚地自始至终地经历人生。
不管你的生活有多么卑微,都要投身其中,好好地过你的生活;不要逃避它,也不要咒骂它。它不像你本人那么糟糕。
以上内容摘自《瓦尔登湖》。作者亨利·戴维·梭罗,译者杜先菊。
《瓦尔登湖》注疏版 《瓦尔登湖》一八五四年出版扉页以下是断断续续(自2016年购买这版本的《瓦尔登湖》至今,都没有耐心从头到尾读一遍)的阅读,积累、淘筛后剩下的思考:
1.梭罗活了45岁,终身未婚。28-30岁,住在瓦尔登湖,也许他是有意识地选择独居。他的生活缺少了养育子女的部分,因而是不全面的。那么,他得出的经验是否就一定正确呢?
2.梭罗的魅力在于他会用科学的方式去测量,超验、经验均备。而普通人出于智力上的懒惰或别的原因,会轻信以讹传讹的东西。
3.也许读梭罗的《瓦尔登湖》,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自然科学知识,起码是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不要问我强迫症似的非读完《瓦尔登湖》不可的意义在哪里?梭罗本人也说不清他为什么要在1845年7月4日至1847年9月6日,在瓦尔登湖住上两年两个月零两天。也许现在的时代,不流行忠实记录生活原貌这一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