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打开新闻,总能看到一些奇葩的报道。
因女子不肯让座,被七旬老汉怒扇一耳光。
男子低头玩手机,未及时让座,引来老人破口大骂。
外国地铁上,一女子请求男子让座不成,竟直接坐在他的大腿上。
还好,终于不只是国内才有这种报道,全世界的人民都一样,也没有谁显得更加高尚嘛。
1.
具体的时间到也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时自己还穿着羽绒服,大约是在冬季吧。
我在一个教育机构兼职作文老师,因为路程较远,打车来回太过奢侈,所以我选择乘坐公交车。
在此之前,我几乎不乘坐公交,原因有二。一是太慢、二是太挤。
但也正是因为这次兼职的缘故,我乘坐了一年之久的公交,看到了很多从前只在新闻里出现的场景。
身临其境,过犹不及。
其中一次,便在这瑟瑟寒风中上演。
那天车里的人很多,早上,大家都要赶着去上班。
在我身前有一位老阿姨,五十多岁的样子,她的身边站着另一个年龄相仿的老太太。
两人拉着座椅的后背上的靠背,在车上来回的扫视,寻找着有下车动机的乘客。
几站过后,老阿姨扶着的座椅上的人动了动,拎起放在地上的手提袋,准备站起身来。
我错过身子想让他可以挤出来,车上的人实在是太多,不让的话,他根本走不出来。
尴尬的是,我刚一离开,两位老人便迅速将空间塞满,不愿相让。
车子到站,那人几乎是被推搡着出来的,踉踉跄跄下了车。
接下来,我看到了一幕令我目瞪口呆的画面,现在回忆起来反倒觉得有些可笑。
那两个老人争着抢坐到空位上,谁也不让谁,大有一种不死不休的姿态。
就这样,车子又走了两站,在她们座位后的一个年轻人看不下去,起身让了座,也没招呼她们两个。
车上所有人都没去占这个空座。
看到空位后,靠外面的那个老太太,急忙抓住座位靠椅,一个转身来到空座上,头一歪,望向窗外。
这一通迅速的操作,晃得我目不暇接,如果不是怕不合时宜,我都准备拍手叫好了。
又到一站。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自觉……”
配合上那个倚窗望外的背影,突然觉得心里很难受。
2.
这一年的公交车之旅,每当车上有空座的时候,我总会选择车子最后面靠窗户的位置。
这里很安静,不会有人在你身前走过,唯一与你相连的就是右手边的位置。
我可以心安理得的看手机,也不需要去纠结需不需要让座的问题,因为很明显,前面的人更该让。
这个“该”字,是我最初的想法,发自内心的。
让座,该吗?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可笑的是,以前坐车,我从来不会考虑这个问题。
地铁上,我总会努力的打量着每一个上车的人,然后找出那个符合让座的最低标准的人,将座位让给他。
听到一句谢谢,我会高兴很久。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似乎变得越来越自私,我开始更多的考虑自己。
是啊,我们一样的付钱,凭什么就要把位置让给他们?
直到有一天,车上来了个特殊的乘客。
按照以往的习惯,我挑了个角落位置坐好,戴上耳机,打开阅读软件,开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不经意间,我瞥了下前面站着的人,感觉到有几只手一直在比划着什么。
好奇心促使我抬起头。
应该是一对夫妇,他们好像是在和对方交流。
是聋哑人。
我取下耳机,抬手拍了拍那个女人,示意她到我这边坐下。
她不断的打手势,似乎是在说谢谢。
男人护着她坐好,转过身来对我说:“她说谢谢你,小伙子。”
我笑着问他:“不用谢的手语怎么做,您教下我。”
然后,学着男人的动作,向她比划着。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让座,时至今日也没想明白,但我很高兴能够为这样的人让座,因为她接下来的举动让我很感动。
一位白发老人走到车厢后面,一路上没人起身,在距离车尾还有两三排座位的时候,那个聋哑女人挥着手,招呼老人过来坐下。
我的内心在那一刻真的很震撼,同样身为弱势群体,她大可等别人站出来,可她却在第一时间站起来。
她早就看到那个老人,在他上车的那一刻。
也许就在她看到老人的那一瞬间,就决定将座位相让了吧。
没有一刻的犹豫。
我并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但这是最感动的一次。
这就是她向我宣扬的“尊老爱幼”,如此生动的展现在我面前。
我也遇到过六十多岁的老头,把座位让给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打趣道:“我比你年轻。”
是啊,当这种恭让深入人心的时候,谁还会思考该与不该呢?
3.
互联网的传播,总能将社会中的好与坏无限的放大,然后转呈于我们。
幸运的是,我还没有遇见过那种开头提到的无理取闹的老人,我曾经想过,如果有一天,当这个画面真实的发生在你眼前的时候,自己会怎么做。
我一定会站出来指责那个为老不尊的人,然后再恳请车上的乘客让座。
美德传播几千年,已经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身上,该被传承。
我敬重的是这份传承,而不是那个老人。
4.
身为年轻人,我能理解说出“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的人有多无奈。
但我们不该简单的把这种负面形象映射到他们身上去。
指责是最不需要成本的,真去做过才知躬行不易。
几天前坐公交,车上很空,看到有几个空座,随便挑了一个,喊坐在外面的年轻人让让,我好进去。
他本想往里挪,但犹豫了一下,让过身子放我进去。
我进去坐下后发现,地上一片狼藉,散落着许多烤鸡腿骨,连同包装,塑料袋就这么杂乱的躺在地上。
没有多想,我用餐巾纸把地上收拾好,下车的时候顺便扔了,一件很小的事。
我很讨厌这些素质极低的人,是他们降低了我原本就不高的乘车体验。
对于那个年轻人的视而不见,我也没理由去评价,这本就与他无关。
但我可以去做,我可以尝试着去改变他的做法。
就像那个聋哑女人对我做的一样。
经历了上面几件事后,我明白破坏形象的人确实存在,但温良与恭让更该存在。
-END-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朋小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