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路兵争胜
在中残局阶段,通路兵是争胜的重要因素。在王兵残局里,离开对方王距离远,或者有己方王支持的通路兵,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必胜的机会。
取胜的方法就是想方设法使通路兵升变。
如:白方后翼多兵,在后翼可以制造通路兵。战略计划通常:或者以通路兵牵制黑方的子力,而在另一部位组织优势兵力开展猛烈的进攻;或者支持通路兵升变为皇后,同时强迫对方蒙受重大的子力损失。
二.兵的冷着
开局阶段,从最初几步起,兵的挺进活动就在为自己一方子力的出动开辟前进的道路。随着子力的出动,对局中的一方向对方的阵地发动进攻。而与此同时,对方则采取一切可能的对抗手段,不让自己的阵地上出现弱点,同时展开自己的子力,构筑坚固的防线和有弹性的兵阵,以掩护和支持阵地内的中心格子以及其他战略要点,使其免于被 敌方子力的侵入。这时,一方想组织有成效的进攻往往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抓住一切可能出现的机会,运用冲兵、撞兵等兵的冷着进行突破,往往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的攻击效果。
三.捉双战术
捉双是国际象棋中残局里常用的基本战术。它包括一子同时攻击对方两子或一子一兵,两子分捉对方两子或一子一兵等多种表现形式。
从战术上分类,捉双实质上是击双或双重攻击的一种,但有它自己的特点,那就是攻击的目标对准对方的两个棋子或兵。
从战术主题思想看,捉双就是我国古代兵法中常说的“一箭双雕”。捉双的战术结果常是一方得子,他方失子。因此它是谋取子力优势的常用手段。在开局阶段。尽管相对来说,捉双战术的运用较为少见,但有时由于一连串强制性着法的结果,也能造成捉双的机会。这种情况甚至在高水平棋手的对局里也难以避免。
四.闪将战术
闪开一子或活动一兵后露出后面的棋子给对方王照将的着法称“闪将”。这种战术在实战对局中经常见到,适于后、车、象等远射程子力(或叫长兵器)与其他子力配合运用。它是击双或双重攻击的一种形式,也是抽将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不同的是,闪将是由前后两子同时对对方展开攻击,一面照将,一面攻击。
五.双将战术
双将是闪将的一种特殊形式。与闪将不同的是,闪开的子和它后面隐蔽着的棋子一样,也向对方的王进行攻击,即进行“将军”。这是两个子互相密切配合向对方的王发动的一种双重攻击。一般,“将军”时被“将军”一方的王可以采取垫子、躲避或者吃掉对方“将军”的子这三种方法进行防御,但在双将时,被“将军”这一着可以防御。因此,双将是极厉害的战术手段,往往最后造成杀局。这类杀局有个专有的名称,叫“双将杀”。
六.引入战术
采取弃子弃兵或交换子力的手段,将对方某个棋子引入不利位置或将对方的王引入绝地击毙,这叫“引入”。这种战术有下面要讲到的“引离”战术相似,目的在于强行调动对方子力,破坏对方子力协同。在实战中,引入战术常常与捉双、双重攻击、堵塞、拦截、消除防御等其他战术结果起来使用,为其他战术的实施创造条件。
七.引离战术
用弃子或兑子的手段强制地将对方某个棋子引离重要的防御位置,这种战术叫“引离”,它的战术主题思想其实就是兵法中常说的“调虎离山”计。引离战术的运用常常和照将、要杀、捉子等牵制性的着法结合在一起,因此,常使对方不得不应。这种战术和诱离不同,后者不带强制性,战术的成功有否,取决于对方是否上钩。
八.牵制战术
牵制是国际象棋对局中最常用的战术,在布局阶段也不例外。牵制的各种不同形式,几乎在每局棋中都可见到。牵制一般须利用远射程棋子或长兵器(车、象或后)来进行。一方的某个棋子受到对方远射程棋子的攻击或栓链,由于它的后面有价值更大的或没有保护的棋子处于同一线(包括直线、横线和斜线)上而不得挪动时,称为被牵制。而主动进行攻击或拴链的一方则称为在进行牵制。如果被牵制子后面是王,这时它就完全失去活动的自由,称全牵制。如果被牵制子后面掩护的不是王,而是其他棋子,这时被牵制子为了更高的战略目的或者为了进行战术攻击的需要,可以有意识地弃掉它后面掩护的棋子,或者弃掉被牵制子本身,以摆脱牵制。这种牵制状态称半牵制。被牵制方有条件时可采取弃子手段,解脱牵制。牵制战术在中残局里的运用结果,往往是以牵制方占得子力优势而终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