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12月29日,让我们在阅读中开启美好的一天!
让我们认真徜徉文字,静心与作者对话,与学友交流。
欢迎切磋!欢迎琢磨!
来吧,共读!碰撞!
【阅读人】:听雨
【阅读书目】:播种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
【阅读页数】:第115页至第120页
[阅读内容]:
语文核心素养里有文化自信,怎样在语文课堂中突出“文化”?
1.在阅读教学中强化文化视角,丰富文化积累,让阅读欣赏更厚实。
中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也有2000多年的文化底蕴,在教学中,要有文化的视角。
文言文教学,除了文言的教学,还要注意文学和文化的体现,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文化的视角,要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里进行。例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里“谤讥于市朝”中的“谤”就是中国很早的一种文化,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柱,让人在上面写谏言,称“谤木”。在教学中渗透这些文化,学生就会明白,“谤”就是古代臣民向君主提建议的一种方式。是古代时的圣主明君广开言路的一种方式。
在现代文的解读中,也要把作品放置于具体的文化内涵中。例如《老王》中,杨绛内心的愧怍难道仅仅是因为对弱势群体关心不够吗?他对老王的关心已经超过了一个身边无亲无故的人应有的关心了,在他们和老王的交往中,他们更关心老王。她的愧怍来源于文化人骨子里的清高自傲,来自于中国读书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士文化。
2.在说和写的教学中强化文化意识,培养文化自觉。
语文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人的精神底子。文化是出口成章,文化是有品位,文化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都很强。
培养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要引导我们的学生关注各种文化现象,对不同文化有宽容的态度,对各种文化有自己的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文化价值取向。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流行文化,有互相关联,也有互相冲突,要学会吸收各种文化,要让他们在相融中发展,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
3.依托文化主题,拓展文化视野,强化文化自信。
新课标的的任务群里,有关于文化的任务群,老师在设计的时候,要通过具体的方式将文化落到实处。
在中国的古典小说《西游记》的阅读中,涉及到儒释道的文化;《水浒传》中,涉及到君臣文化……
只有老师深入的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解读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站在文化的视角来设计,才能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文化自信。
语文是天,教好语文需要海量的知识,既要有知识的深度,也要有知识的宽度,要有知识的广度。教语文,唯有阅读,海量阅读,才能真正的驾驭语文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