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参加一个系列讲座,这讲座是每个月一次,每次上课都是200人左右。
因为是灵性课程,讲师在上课前会先就她的直觉调动几个座位,好让整体能量较能自在安定与流动顺畅。我是没她那么神的本领,不过我的确在这样的状态下上起课来远比以前感到轻松一些。
我能理解为什么她要做这样的调频,因为从学员的提问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人有非常多沉潜已久的问题,以至于影响他们的身心灵,造成病症。而当一大群人带着这样的“沉潜”来到这个场域,那种感觉自然不同。
我报名参加只是学习与体验,并没有特别想要如何。可每次现场同学们问的问题,都让我也有所触动,这是其一的收获;而最大的收获则是我发现自己一路以来的教学,少做了一个过程,那就是:初始的调频。
我们的教学强调引起动机,一个人有动机学习才学得好,这没问题,可是一个人除了有动机,整体身心的安顿恐怕才能支撑他的学习。但显然,我以前并未重视这件事情~有关教学开始的“调频”。
老实说,就算我以前察觉了,我应该也没能耐调频,因为调频很考验调频者自己的能量状态,考验内心的空性与觉知力,要有这样的觉知与空间,才能感知现场的每一个个体。
这也是我这几年比较不将焦点放在什么样的技巧可以让孩子学得更快,而是渐渐回到觉知一个人的状态,再谈关于课程教学。
而这次我设计的两日师培工作坊,第一天第一堂课,我就刻意设计了调频的活动,最后老师们分享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及她们因为我这样的设计而超乎想像的开放了。
我有些懊悔自己教学二十年后才领悟到这更重要的关键,但也感谢因为参加不同领域的学习讲座,反而更真切的体悟到之前未曾注意之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