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米宝把基础天天练14面和口算题卡25面赶完了,还剩5本137面未完成。
周末米宝上了一节毛笔字课和一节英语课,线下第一次书法课,线下第二次英语课。
本周末,未做阅读。未做任何拓展……
本周听故事6天933--966小时,33h,平均每天5.5h。每周听40小时?
阅读?小时?
本周又上了4天网课,米宝上课,我在她旁边阅读摘抄,练0.7中性笔的灵活性,4天,一不小心读了27篇文章,摘抄了13面。
读的都是懂/懂/日/记,每篇大几千万把字,很长,我总是读不进,硬着头皮读……
我喜欢他写的,关于孩子的,基因的,守时的,他老婆的,他儿子的,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的故事,我都很喜欢。读完让我眼界变得开阔了许多,仿佛见了人,见了众生,见了自己。
读完懂/懂/日/记,我和米宝聊了一下台儿庄大捷,2.5:1的伤亡率,别的战疫伤亡率都是都是4:1,5:1,10:1……就是说台儿庄战役中国/人/死2.5个,日本/人/死1个人……
米宝问为什么日本/人/死那么少?因为人家武器先进呀……你看电影《长津湖》,敌人都是飞机+坦克,吃大鸡腿,再看咱,吃个士豆就很开心了,在雪地上一步一步走……
能不死得多吗?
我跟米宝还聊了一个什么话题,我忘了…
米宝今天翻了翻我的摘抄本,看到我记录的人名,呵呵笑,A司机,B司机,花支招展……米宝说这些名字真有趣……
也许,这就是言传身教吧,我读了一点文字,随便跟孩子聊几句,是不是相当于启蒙了……
比如此刻,晚上10点,孩子躺着在听故事,我在写日记,我让她不要打扰我,但她很想跟我说话,我便说,妈妈一边写,一边听你讲话,能听到多少是多少,好吗?
她说,好!
中途问我猞猁是什么?鱼目混珠是什么意思?杨梅是什么季节的水果?俄乌现在咋样?
我便放下日记,帮孩子查百/度,查完接着来写我的日记……
不知道米宝长大了,想起她的妈妈,会不会是临睡前:妈妈还在用手机写日记,米宝躺着在听故事……这样一副画面呢?
哈哈,就像樊/登想起他的父亲,就是父亲一直在做数学题的画面……他的父亲是一个大学数学教授,天天在家做数学题……可惜今年疫情放开后,樊老师的爸爸去世了……
我的米宝,长大了,想到妈妈,会想到什么画面呢?
五年,十年,或若干年后,再想起疫情3年,陪米宝上网课的日子,我会不会觉得特别幸福呢?
会,也不会。
至少,时间多。可以洗洗晒晒,读书写字,可自由支配。但不工作很焦虑,很迷茫…
晾晒管够。
可以尽情地去楼顶晾晒,想晒多少晒多少,想晾多久晾多久,想晒几天晒几天,周一到周五,位子还是挺多的。
昨天,楼顶又增加了许多绿色的新绳子,晾晒更方便了。
看书练字,都行。
从早到晚都没有人能打扰我。只要我愿意,我就行。
但人的能力有限,精力也极其有限。
我每天只能做好一件小事,要么先做家务,要么先读书写字。
如果我一早起来,开始晾晒,我这一天大抵就读不了什么书,因为楼上楼下往返几趟,我就累了,心也不静了,便读不下去了…
如果一早选静下心来看几页书,便做不了什么家务,最多买点菜做2,3顿饭,仅此,而已……
家务一做,就没精力搞别的……
或许这就是被生活的琐碎耗光了精气神吧,别的就顾不上了。
从12月21日开始大扫除计划,近半个月,有精力,天气又好,就洗一点,晒一下……
几天下来,家里该洗该晒的,基本上搞完了,明天把W的床单被套一洗,被子一晒,窗帘一洗,该洗的就都洗完了。
明年要早点开始年末大扫除计划,因为太累了,还要天气好,必须把目标细分,一点一点去完成。
近半个月除了洗洗晒晒,还有摘抄如下。共13面。主要是练0.7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人笔合一才是最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