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进浴室的那一刻,好冷!
昨天开了暖气,今早放晴,想着通风便关了暖气。我的中医老师已经说过,冬天使用暖气,会使身体接受到错误信息,以为春天来临而打开毛孔,而冬天本是收藏的季节,错过了收藏,来年开春,身体便没有资源打开以吸收春天的滋养。
今年的冬天比往年寒冷有过而不及,对于一个长年怕冷,嗜暖的寒凉女人,有些难过。
怎么办?唯唯诺诺开了几次暖气,好过些,却也带来大肠胀气,皮肤干裂,更甚的是右眼肿胀,眼底没有的细纹干成三道坎。
我打开水拼命冲洗着身体,把周遭寒气逼走,也让身体内部温热起来。
我突然问自己,寒冷对于我有什么样的意义?
第一个浮现的是初中在住的破旧教室里,四处漏风,虽然父母已经尽了全力修补,却也难抵挡住寒风灌进来。
那个时候我最怕洗澡,冷的到骨髓。总是在妈妈三番五次的怒骂中才爬进木盆,而且一定趁有阳光的中午。后来母亲买了那种可以塑料罩,可以悬挂在脚盆上面的那种。这样才可以保证水不会在20分钟内迅速地冷却。
出生在七十年代的人都知道,那个时候乡村没有热水器。有的只是一个用木头围成,四周枯上铁丝的盆子。有时候盆子没有事前浸泡好,倒进去的水便会从木头缝里溜走,那个时候即使你瑟瑟发抖,也无可奈何。那也是我当时最怕洗澡的原因。
有了塑料罩子后,里面的水可以保温一段时间,然后把放置旁边的开水瓶一次次添加进去,还有点洗澡的惬意。只是临洗完,从里面钻出来,塑料上冷却滑落下来不经意落在身上的水珠会让你刚刚温热的身体一个机灵,然后整个洗澡过程酝酿的舒爽便消失殆尽,赶紧擦干身体,悟进被窝里去瑟瑟发抖。
这边是那个年代关于洗澡与寒冷的记忆。
97年春节是我的婚期,刚刚下了一场大雪。空气湿而冷。母亲那个时候已经由黄陂移居到武汉的甚家矶。房子依然老旧。按照规矩我是要由娘家出发的。头天晚上,母亲提出让我洗澡。我面有难色地看着她,不肯,却拗不过母亲。于是又是脚盆,不过已经更换为塑料脚盘,圆形,大约尺寸100*100厘米。人可以坐进去,而不用担心水再从木头缝里溜走。
父亲生了炉子,放在盘子旁边,另外又夹了两个燃烧的煤球放在旁边,想要把房间温度升的更高。母亲又递进来两个装满开水的开水瓶。于是我就勉勉强强洗了个婚前澡。那个冷也是记忆中难忘的部分。
现在回想起来,奇怪父母他们怎么不买取暖器?她们不冷吗?他们经历过小时候的苦寒是不是身体对于寒冷有抵御能力?
对于我怕冷,后面我才了解到源于我过往出生幺女,母亲生我已经年届四十,身体已极度虚弱。后面童年时期我有不断发烧生病,也导致体内寒气极甚。成年后没有人指教到这些,自己也缺乏一定的觉知,只知道怕冷。总会在冬天来临时用空调,取暖器等来度过。没有想到的是身体没有改善到,反而来年更怕冷。
直到现在接触中医,才明白所有的因皆由体内湿气而起。今年禅修后督脉的气血尤其畅通,背上经常流动着暖暖的气流,相对往年怕冷好很多。
我自己认为再经过三五年的禅修,我就可以如老师一样坦然面对每个节令。冬不畏酷寒,夏不畏炎热。
还有什么可以比这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