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全国生产生活学习都受到了影响,企业无法正常复工,学生不能正常开学,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也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教育是一个牵涉到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大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关于教育的一点一滴都将影响到整个社会。
面对疫情,延迟开学是避免疫情进一步扩大的重要举措。但是,由此出现的“网上教学”、压缩周末、压缩暑假等行为,确实带来了很多方面的影响。
其中缩短暑假时间的争议最大。
最近四川、广东、山东、陕西等多地明确中小学因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时间,可通过调整周末和暑期等方式补齐。
这一消息一经公布就引发热烈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目前开展线上学习与压缩暑假是否重复矛盾,增加负担?
既然要“补耽误的教学时间”,现在就不该“线上学习”,增加各方面负担。因为疫情,学校开学延期,为此各地纷纷通过线上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虽然要求不能教授新课,但是,目前的网上教学仍然进行的如火如荼。
线上教学完成各种“变身”,教师变主播,家长变班主任,学生变网民。一系列变化加重了各方负担,重要的是,大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反映,由于习惯方式等多种因素,线上教学效果并不高,线上教学成了“尬播”。
而且这种方式还增加了经济负担,据说有地方“平板”等相关器材卖断货。
不少人发出疑问:既然要压缩假期,那么,现在的网上学习还有必要吗?既然已经通过网上学习,那还有必要压缩假期吗?
二,到底该不该压缩暑假?
中国的寒暑假的设置实际上都是有原因,除了因为天气原因之外,还有学期阶段性的调整,知识的阶段性消化和巩固,以及进一步提升等等因素。
如果压缩了假期,那么,长期以来养成的学习习惯会被打破,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知识不能有效得到巩固,再加上炎热的天气,并不适合教师集中学习等等问题,都将面临新的挑战。
大部分人是不赞同压缩假期的。
除了上述直接的因素问题外,实际上压缩假期还会引发蝴蝶效应,造成更多连锁反应。
比较直接的连锁反应是:家长工作的矛盾,学生上学和不上学,家长的安排是完全不一样的,压缩假期肯定会直接打乱之前的预期,造成工作和生活的混乱;一般暑假都是旅游出行高峰,带孩子出门长见识已经是大部分家庭的共识,假期的压缩必然会影响出行,旅游、餐饮等相关行业必然会受到影响,产业结构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没有假期,校外辅导机构肯定是最直接的影响者,同样学生爱好、特长培养等都将受到影响……
假期的压缩,将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状态,疫情的长期“闭关”已经使经济遭受了一次重创,疫情以后,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对恢复经济是非常重要的。
而压缩假期,在一定程度上是“打乱正常生活节奏”,对经济的恢复也有诸多不利!
实际上,据了解,很多学科的教学任务其实并不一定会因为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受到影响,而且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完成的。
大部分人更倾向于每天增加一节课,调整新课教学计划,比如把部分内容分解到下学期等方式来化解。
对于“压缩周末和暑假时间”补齐因疫情延迟开学的时间,你觉得合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