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难得一见的,千年博山炉

难得一见的,千年博山炉

作者: 小古玩大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7-10-05 14:57 被阅读0次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民间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

“博山”即在该区东南。自古博山一带(古称颜神镇)是我国古代陶瓷、窑业的重要产地。博山炉之名即寓炉盖似群山之外观,又合产地之名。博山炉下有底座。有的遍体饰云气花纹,有的鎏金或金银错。当炉腹内燃烧香料时,烟气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是西汉时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博山炉初为铜质素面,后随工艺技术的发展,外表施以鎏金,或错金、银。博山炉流行于汉代,后世亦曾使用并仿制。有名的博山炉有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县的西汉鎏金银竹节高柄铜薰炉和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的错金博山炉。

降龙博山炉

配图名为“降龙博山炉 ”,制作于西汉,即公元前 206 年—220 年。高 22.5 厘米 ,国家二级文物,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馆。 博山炉造型奇特。炉盖镂空,作山峰形,与炉身子母口相接。炉座为一条身体盘曲的龙,两爪撑地,昂头张口吐舌。一人蹲踞在龙身之上,左手推开龙头,右手托举奇峰耸立炉体,造型稳重而不呆滞,似有力举万钧之势。

博山炉掀起帝王求仙风潮

博山炉上的众多羊角形尖角代表博山,博为广、大、多等意,“博山”即蓬莱众多仙山。在古代回乡神话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魂归泰山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东海三神山了。泰山神话因神仙鬼魂的加入而壮大,自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遣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三仙山,东方燕齐首先刮起了求仙风潮。求神仙的基本动机是求长生不死。它只不过是泰山神话的一个支系。

博山炉繁多造型

博山炉造型很多,有带底盘的,有不带底盘的,有炉柄很高的,有炉柄很矮的,有的加了人物造型、有的加上鸟兽造型,有的遍体饰云气花纹,有的鎏金或金银错。当炉腹内燃烧香料时,烟气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是西汉时期常用熏熏香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

相关文章

  • 难得一见的,千年博山炉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民间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

  • (古言)梦忆文博炉山

    梦忆文博炉山 虽有梦且如幻,望文博炉山远, …… 今晨忽作大梦,梦到火焰文博炉山, 此是绝迹,路途遥远,文博山巷南...

  • 博山炉

    《博山炉》 宋·黄庭坚 飞来海上峰,琢出华阴碧。 炷香上袅袅,映我鼻端白。 听公谈昨梦,沙暗雨矢石。 今此非梦耶,...

  • 博山炉

    一种造型比较独特的熏炉,它炉盖高耸,顶部呈尖锥状,基本模拟仙山形状(如前文记载),山上有飞禽、走兽、神仙等,随山起...

  • 千年奇珍:博山炉

    如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博山炉大约出现在汉武帝时期,当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汉武帝嗜好熏香,也信奉道教,...

  • 烟云博山炉

    黑沉圆融的豆型铜炉中,一炷笔直的线香屹立其中,头部的一点星火则是整个香炉的灵魂所在。燃烧、延伸、消逝,烟云慢慢浮动...

  • 2018-09-26西汉错金博山炉

    西汉错金博山炉 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铜错金博山炉,高26厘米,器形似豆形,盖肖博山,通体错金...

  • 傅山炉解析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民间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

  • 博山炉首秀

    粘榔疏影琉璃光 不曝不晞恰幽凉 赤日照顶添烦漏 清辉随洒释愁肠 逐阴煮泉设几案 只持茶盏摒稽觞 绿翠满庭看蝶舞 蜂...

  • 沉香:汇天地之灵气,“史上最贵木头”是怎样炼成的?

    “博山炉中沉香火, 双烟一气凌紫霞。” ——《杨叛儿》李白 诗仙李白留下的这句千古佳句,描述的是博山炉熏香时,烟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难得一见的,千年博山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xk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