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2666/860da188abe8ad89.png)
今天中午,我们在外面吃饭,餐厅的服务挺好!看见我们带着孩子,有位服务员姐姐拿着礼物来和孩子们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最终在服务员的努力下孩子们得到了礼物。
礼物是两个陀螺,孩子们拿到礼品包裹时特别开心。孩子们匆匆吃完饭,就迫不及待的拆开包裹,先是在座位座位上旋转,最后在桌子旁边玩耍。
大儿子玩起来轻车熟路,一会儿的功夫他就熟悉,但小儿子一直未得要领,有时候陀螺旋转的很好,有时候陀螺却丝毫不动。
看着哥哥一个个的陀螺在旋转,他一脸的不开心。我让哥哥教教他,他固执的坚持自己会,自己可以做好,但他却总是做不好,于是自己开始发脾气。
他先是用力拍打着陀螺,然后着急的碰撞着陀螺和旋柄,越是着急越是不行,越是不行他越是发脾气。
他着急的哇哇大叫,撇着嘴就想哭,哥哥想教他但他不愿意学,我要来帮他,他也执意不听,只是一个人在哪儿固执的碰撞着。
你不管他时,他委屈的想哭,你准备教他时,他又哇哇大叫,不愿意你的帮助。我先是坚持教他方法,但他很固执的不愿意学,最后我采取了冷处理,没有再理他。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段视频,一个妈妈和一个孩子因为一件事情在路边对峙,孩子在地上打滚,妈妈在旁边看着。
我还是比较支持妈妈的观点的,而且我发现孩子哭闹最凶的时候,就是路人过来劝解时,孩子仿佛找到了依赖,越发哇哇哭闹。
待到无人问津时,孩子就会发现自己这一招没有任何用处,有个台阶孩子就会自动下来了。
孩子教育看似是个小问题,但其实有着大学问,也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孩子哭闹,有时候是惯性,他只是一时半会儿停止不了,我们可以给他时间;有时候是手段,他觉得这一招对你屡试不爽,他一哭你就会妥协,我们必须要打破这个规律;有时候是面子,不要小看小孩子,他们也是要面子的,所以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台阶。
但小孩子的哭闹往往没有长性,这就是我们的契机。就比如今天,孩子在哪儿因为陀螺气得直跺脚,这时候餐厅的一位男性保安经理过来了,保安叔叔蹲下身子告诉他,他在的位置有些危险,其他客人可能会撞到他,请他回到座位上。
他和保安叔叔聊了聊,自己回到了座位上,这一会儿的功夫,他就忘记了自己的怒气,吃了几口菜,他跑到哥哥的旁边,让哥哥教他正确的方法了。
学到正确的方法,他的陀螺开始旋转时,他高兴的哈哈大笑,完全忘记了刚才的无端发脾气。
走出餐厅,我问他,“儿子,你觉的刚才自己做得对吗?”
儿子说,“不对。”
“你觉的正确的应该是什么的?”
儿子的阐述比我认为的还准确,我突然发现,虽然他们只是个孩子,但好像他们什么都懂,他们只是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而已。
他们控制不了,其实何尝他们呢?我们懂得很多的道理,但我们依然没有用我们的道理去过这一生,我们都是在不断修正着自己,其实一时的对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知错就是极好的。
有时候,我们都需要静一静;有时候,我们都需要一个台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