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

作者: 还是夏雨 | 来源:发表于2019-04-07 20:13 被阅读1016次

    办公室里的小姑娘无端地哭了起来,问她怎么了?“太可怜了,太可怜了,你们看过余华的《活着》吗?”原来她是被书中的故事感动了。

    《活着》这本书早听说过,我也在电视上看过几眼,但这本书离我如此近,就是我非看不可的缘分到了。于是借了这本书,用了两个小时时间粗粗地读了一遍,这可是我这许多年来第一次一口气读完一本书。

      作者记述在采风过程中如何与乡亲们熟识,懂得乡规俚俗。期间偶遇一个叫富贵的垂暮老人,他活得清晰、明白,并且很愿意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展示出来,这样的记述形式让人倍感真实可信。

    那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历程啊!老人从自己荒唐的少年时期讲起,在他输光了家产之后,完全是在周围人的死亡过程中艰难地活着。先是父亲被他的顽劣气死;接下来母亲病重,在他去请郎中途中被抓壮丁,之后目睹大批伤兵死亡;自己的朋友被流弹击中而死;他自己被俘后放回家时,母亲早已病死;女儿变成聋哑人,争夺他家产的仇人龙二被枪毙了,枪毙时还说是替他死了。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然而这句话在富贵身上并没有应验,等待他的是儿子为救人被抽干血死去、女儿难产而死、妻子病死、女婿因安全事故而死、外孙吃豆子被撑死,还有欠他一条人命的战友春生(也就是刘县长)被斗、被打后,不堪受辱自杀而死,仇人、受过他恩惠的人、他所有的亲人一个个以不同的形式死去。在这常人无法承受的极度摧残的人生历程中。他保持着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没有颓废,没有消沉。所有亲人都死后,他用所有的积蓄,救回了一头待宰的老牛,这老牛像家人一样陪伴他,使他依然像活在所有亲人的陪伴下。

    富贵之所以能在历经摧残和打击之后,还活得如此豁达,是因为他身边有爱、心中有爱。有了这份浓得死亡都化解不开的爱,他无论经历了多沉重的苦难,都有着生活下去的希望。

“人为什么活着?”是一个深邃的哲学问题。在这部书中被解释得如此简洁明了—一活着就是为了活着。只要心中有爱,就可以什么都不为的认真“活着”。

    还书时,小姑娘问我哭了吗?我说:“没有,我找到幸福感和活着的动力,只会让我以后活得更好,我怎么可能会哭!”

相关文章

  •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不想...

  •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不想...

  • 活着只为活着——读《活着》

    "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有很多热衷于思考人生和命运的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 读《活着》话活着

    今天一口气把《活着》读完了,作者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

  • 读《活着》,活着真好

    这部余华的中篇写了主角“徐福贵”的悲喜交加的大半个人生。虽然名字叫福贵,但大部分经历都是悲剧。他身上集合了几个代表...

  • 读《活着》,好好活着

    没有哪本书这样刺痛过人心,让人疼一次,温暖一下;再看到点转机,又疼一下;又看到希望,再疼一下,疼的失去了知觉,痛的...

  • 读《活着》,说说活着

    生命何其短暂,我们还能见面,还都在,我们还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余华用冷静的笔触,给我们讲了富贵的“活着”...

  • 读《活着》,感活着

    看完了《活着》由衷的觉得作者的心思之细腻,如果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又如何能写的这么动人。 刚开始看的时候心中在想,为...

  • 读《活着》|活着真好

    今天又一次读完了余华的《活着》,一个大男人哭得稀里哗啦的,特别是看到后半部的时候,眼睛已经红肿了。 记得第一次读《...

  • 读《活着》,感悟活着

    下午读了余华的《活着》。最大的感受是,相比当下诸多心灵鸡汤,成功励志学,小说其实根本不在于告诉你如何精彩的活着,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es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