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刘澔【681】孔子和公山弗扰的故事:孔子的理想国2022-06-

刘澔【681】孔子和公山弗扰的故事:孔子的理想国2022-06-

作者: 刘澔日日不断 | 来源:发表于2022-06-16 07:31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华杉详解

孔子的弟子子游名偃,在武城做城宰。孔子到武城,听到到处都是琴瑟歌咏之声,孔子非常高兴,莞尔而笑,说:“嘿嘿,这诗书礼乐治国,一个小小的武城,子游也弄得跟真事儿似的!这是杀鸡焉用牛刀么。”

子游年轻,是个实在人,不知道老师这话是这么意思,老师怎么 教的,我就怎么做,我错了么?他又羞又急,说:“以前跟老师学习,老师说:‘君子学道有得,则有爱民之心;小人学道有得,则规矩本分,能听从领导。’武城虽小,我也不能轻视这乡下人,就不教他们诗书礼乐啊。”

孔子知道子游误会了,赶紧把大家召拢来现场讲评:“同学们!子游说得对!我刚才跟他开玩笑的!”

原文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 其为东周乎!”

华杉详解

公山弗扰,又名公山不狃,跟阳虎一样,是季氏家臣。季氏很器重他,派他做费城城宰,但是后来,他和季氏的矛盾却越来越深,终于和阳虎联手作乱,反叛季氏,这一段,《史记・孔子世家》里有记载:

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于季氏,因阳虎为乱,欲废三桓之适,更立其庶孳(zī)阳虎素所善者,遂执季桓子。桓子诈之,得脱。定公九年,阳虎不胜,奔于齐。是时孔子年五十。

阳虎失败流亡国外,公山弗扰却没事,因为他把持费城,手里还有实力,相当于半独立王国。前面阳虎不是召孔子,孔子没去吗?这之后,公山弗扰也派人来请孔子,到费城去帮他。《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曰:“盖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傥(tǎng)庶几乎!”欲往。子路不说,止孔子。孔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用我,其为东周乎!”然亦卒不行。

孔子这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钻研了大半生,就没机会施展。看这公山弗扰,经历了阳虎之乱,还是岿然不动。孔子便动了心,想去费城应聘。

子路是个直肠子,听说老师居然想去帮公山弗扰,惊得下巴差点没掉地下,直接就质问老师:“咱们是穷途末路没地方去了吗?公山弗扰那里也去?”

孔子说:“来召我的人,难道就没有打算吗?或许他志向远大呢!如果真能用我的主张,我就要他成为东周!”

这一句“吾其为东周乎!”不好说怎么解!一般解成在东方复兴周朝的礼治,因为费城是鲁国,是在东方,把费城治理成一个小小的周礼的理想国。但是再往下一步,就是行王道,天下归心,一统天下了。

孔子居然想去辅佐公山弗扰这个乱臣贼子!这没法解释!后儒很多替孔子开脱,说公山弗扰反的是季桓子,不是鲁君,孔子是要辅佐他匡扶公室。这开脱有点多余,孔子不是说了吗,谁能说今天的费城,就不是当年周文王周武王的小小丰镐呢?这话说得很直接了,这就是孔子的政治抱负,只是他一生都没有找到一个值得辅佐的人。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天子是姓周还是姓李,他可不在乎。

不过,孔子最终还是没有去,因为知道公山弗扰不是周文王,不是什么靠谱的人,子路的意见是对的。孔子也不过念叨念叨,舒缓一下情绪罢了。

过了四年,孔子成为鲁国大司寇,并“摄相事”,也就是代执政季桓子处理国政。他开始实行自己的政治抱负,一个重要的动作,就是“隳(huī)三都”。所谓“三都”,是指季孙氏的费邑(今山东费县)、 叔孙氏的郈邑(今山东东平)、孟孙氏的成邑(今山东宁阳)。要把 他们的城墙撤毁,以免他们据城反叛。孔子“隳三都”的目的,是抑私家、强公室。叔孙氏、季孙氏吃尽了邑宰叛乱的苦头,也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郈邑被顺利地拆毁;隳费时,却遭到了公山不狃的顽强抵抗。当季桓子率领大军前来隳费时,公山不狃则带领费人避实就虚,直捣鲁国都城曲阜,身为大司寇的孔子,沉着冷静,率兵反击, 击败费人,公山不狃逃到齐国,费邑终于被拆毁。

相关文章

  • 刘澔【681】孔子和公山弗扰的故事:孔子的理想国2022-06-

    原文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

  • 早读论语69天

    【翻译】公山弗扰在费邑叛反,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往。子路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到公山氏那里去呢?”孔子...

  • 每日《论语》——第119天

    阳货第十七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每日《论语》编辑:曹友宝 【原文】 17.5 公山弗扰以费...

  • 阳货第十七-2

    孔子与子路唱双簧 公山弗扰以费衅,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

  • 孔子根据子路的性格说他会不得善终

    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他信守承诺,忠于职守,在众多的门生中,深受孔子青睐。 公山弗扰是季氏的宰相,在费邑(今山东...

  • 道理~有必要吗?

    公山不扰是季氏的家臣,他占领费县的地方造反后,派人去请孔子,孔子很快就到他那里去了,于是子路很不高兴的说:若...

  • 孔子的家族脉络

    孔子的先祖弗父何曾是宋国的公卿。弗父何的曾孙正考父辅佐过宋戴公、武公、宣公,都被封为上卿。 正考父就是孔子的祖父,...

  •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这年的春天,孔子去了,世人再也见不到孔子。 说起孔子的故事,«...

  • 论语新视界164|在为实现理想这个问题上,圣人大概有时也控制不住

    公山弗扰(一作公山不狃、公山弗狃)和阳货(一作阳虎),都是鲁国当政者季桓子的家臣。季平子死的时候,两人一起操办丧事...

  • D157 《孔子家语》观周

    南宫敬叔对鲁国的君主,聊起了孔子祖先的故事,如果君主同意,他们去寻找老子并送了马车和仆人。 孔子的祖先——弗父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澔【681】孔子和公山弗扰的故事:孔子的理想国2022-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if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