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认识到自己学习思想的重大偏差:
对于专业知识,尤其是中医诊断学,感觉学习记忆过程很复杂辛苦,第一年学习的时候倾向于知识框架的梳理和学习,很多东西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是知道个大概,最后考试成绩也是很差,有点吃力不讨好的感觉;第二年学习过程中则更倾向于借鉴同学的方法,更多的时候是刷题,靠题库刷题来实现知识的复习,最后的结果是:很多概念不清晰,病症辨别能力没有什么明显的提高,学习效果也没有太明显的改善。
"少有人走的路",还真的有不一样的收获:
很快就迎来了第一次临床见习,在医院跟诊第三天,来到名中医门诊大家都跟的医生一定是最和气的,愿意耐心讲解分析病情的医生,但跟诊人数比较少的医生未必就是不好,我就选了个没人跟诊但病人比较多的冯医生,收获颇丰。
擅长妇科,所以少有男生来这里,跟诊医生,她是我见过的病人病历本写的最认真最详细的医生,每个字都很认真,字迹清晰可辨,格式很规范,条理非常清晰,记录内容也详细。诊病结束后,她会结合我们的问题给我们分析一些问题,同时也根据问题作相关的拓展。预约病人诊病结束后,她了解了我们的情况,给我们提了一些建议:临床见习的跟诊,建议我们明确目的,有重点有选择的去学习、观察。建议我们去了解一下医院的环境、科室设置、医疗质量、医生的工作流程、平时诊病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好习惯,诊病中会有的一些规章制度,最后还问我们有没有对医院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等(后来才知道她还是管理层的,偶尔才来名中医门诊诊病)。emmmm, 有目标还要有总结。
这种带着目标去学习/去工作的思路,都算比较熟悉的,但在临床见习这个问题上被忽略了。有时候有些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法或许我们多多少少会一点,但我们往往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后面想起来,又懊悔不已,为了不必要的事情浪费了本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跟诊运气好时,医生会把诊室变成课堂,每一个病例都尽可能详细的分析,还会偶尔提问,有一些问题会当时就给出答案,有一些问题则让我们自己去找答案。
通过收集资料,我们了解到:一家医院里医生和护士只占工作人员的1/3,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的培养时间大概需要10年,十年的时间里,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学校时间)大概就要4~5年,而经验的积累就需要20000~50000个病例才能相对技巧成熟。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每一步都走的很扎实,学的很认真才行,否则,时间长度就难说了。
"经验积累,也不只是这些方面,同时还有经典名著阅读背记,名中医病案学习,结合自己的分析总结,才能学有所成。医生是一门人命关天的职业,一言一行都事关生死,一定要慎之又慎,治学严谨踏实,不可投机取巧。"
顺德中医院临床见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