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形容女孩的心思:“女人心,海底针”,网上有人为直男们贴心整理出需要反着听的女孩的几句话:
“我没事,真的没事儿”、“你想干嘛就干嘛,随便你”、“那好吧,我先不打扰你了”、“你别来了,我不想见你。”等等……
这几句话出来,直男们需要仔细判断分析这些话背后女孩子们真实的心思,如果反应措施错了,那么离爆发战争就不远了。
直男们大概都有一个共同的呼声:拜托,表达一下你的真实感受,能死吗?
我们在日常沟通中,常常说的都是我们的想法,却很少提及自己的感受。
我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参加过一期开明父母课堂的培训活动,课上老师要求我们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们很努力地想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但说出来之后,就变成了带有自己主观判断色彩的想法。老师就会常常纠正我们说,这不属于感受。
作为父母的大人们,早就已经忘记了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在与孩子、家人的沟通中,常常都是用自己的想法代替了自己的感受。
想法和感受到底不同在哪里呢?
马歇尔卢森堡教授在他的著作《非暴力沟通》中,说了一个例子:
一个妻子向马歇尔教授抱怨他的丈夫,说:“嫁给他我仿佛嫁给了一堵墙!”,她的妻子在现场高声抱怨,而此刻丈夫仍然静静坐着泰然处之。
马歇尔教授问,你是不是觉得你丈夫的表现让你觉得孤单,妻子马上点头说是。
这就是想法和感受的不同,妻子抱怨丈夫像一堵墙,这是她的头脑的评判的想法,但后面所没有表达出的孤独感,才是她的感受。
而我们往往习惯了在沟通中加入我们自己的种种想法,却忘记了、不敢、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
小孩子更愿意轻松表达自己的感受,因为他们没有太多来自头脑的判断,而只是跟随自己当下的感觉。他们的感受也简单明白:我很开心、我不开心,我愤怒、我伤心,我高兴。
当他们这样明明白白地表达出自己感受的时候,内心是敞开的,内心里的能量是流动的,我们瞬间就能够接收到他的感受,并且能够感同身受地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并愿意为他创造更多开心的时刻,解决不开心的问题。
我们经常听说一个词——“同频共振”,当孩子们向我们表达他们的感受,那种感受的能量流向我们,我们能够迅速接收到,并且调整到他们所期望的那种感受中。
而大人们呢,当沟通中带了太多的个人想法、评判的东西,隐藏了自己的感受的时候,这个沟通就变得不那么顺畅,甚至经常引起矛盾和冲突了。
比如“你怎么这么笨呢?”“你太不负责任了”、“你能不能不要这么任性”、“你做事能麻利一点吗?”、“你能不能不要这么拖拉?”、“杠精、懒虫、道德婊、白莲花、凤凰男”诸如此类等等……
这些个人的想法、评判性的论点,像一一柄武器投向对方,给对方贴上一个个标签,但这些标签,只是你自己根据自己对这个人片面的了解、偏见性了解而做出的评判,并不是对方这个人本来真实的样子。
对于这种标签,对方当然不会认同,由此就产生了反驳、争论、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变得不可收拾。
生活里最能打动人心、博得好感的,都是流露出真情实感的事物,而不是说教性、批判性的,用一个词就是“走心”。
最典型的就是广告文案,人们往往更喜欢那些走心的广告,而不是走脑的广告,比如蚂蚁金服的广告,就特别能够打动人,“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认真对待”,这句话背后所流露出的感情就是对认真生活的平凡人的疼爱和呵护。
而最近电梯里的某视频广告,配合欢乐颂音乐一遍遍播放,听的人脑子都炸了。在这种广告里,感受不到一点温情的东西,通篇只充斥着一种强烈的欲望——记住我、记住我、记住我!
在我们日常的沟通中,同样如此。
如果我们能够更好的用表达感受来代替表达想法,可能我们的沟通会更顺畅,我们的沟通目的也更容易达到。
如何用语言来表达感受呢?
就像我开头提到的,我们可能已经忘记了那些词是表达感受的词了。
马歇尔卢森堡教授在《非暴力沟通》中,列出了一个表达感受的词汇清单:
比如“幸福,喜悦,欣喜,甜蜜,感动,激动,乐观,自信,害怕,担心,焦虑,忧虑,紧张”等等……
简短而又精简的两三个字,可以让你的感受准确的呈现,让你心中的能量顺畅流淌,让对方马上能够感同身受,并给予你精准的反馈。
当你为了丈夫的臭袜子扔得满地都是而准备暴怒时,请先冷静一下,请先冷静一下,不要立刻给他贴上“邋遢鬼”的标签,而是向他表达自己看到这种情景时的内心感受,也许一场家庭战争就从此避免了。
所以,在跟身边人沟通的时候,多多表达自己的感受吧,这样会让你看起来更亲和、更智慧、更有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