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口述将相和

口述将相和

作者: 吧啦吧啦来了 | 来源:发表于2018-06-22 17:58 被阅读33次

感谢娄老师给我一次展示的机会,我给大家口述一下“将相和”的故事。

“将相和”是由3个小故事构成,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秦国强大无比,经常欺负周边的小国家,一天,秦王听说赵国国王得了一个宝贝——和氏璧,于是能就想据为己有,愿意拿十五座城池给赵王换和氏璧。秦王拿到和氏璧后绝后不提十五座城池的事情。多亏蔺相如用自己的智谋取回了和氏璧,蔺相如也因此升了官。

几年之后,秦王邀请赵王渑池相会,期间各种语言侮辱诋毁赵国和赵王,蔺相如以“五步之内血溅大王”要挟秦王,使秦王欲诋毁赵王的奸计没得逞。蔺相如这次不仅挽回了赵王的声望,也保住了国家尊严。又一次立了大功,升官为相,位居廉颇之上。

廉颇得知蔺相如仅凭嘴上功夫,就连升两级超过了自己,所以很不服气,看到廉颇就用言语讽刺他,廉颇也不反驳,笑笑随他而去。廉颇的车夫都看不下去了,对蔺相如说:

“您怕廉颇吗?”

“秦王和廉颇谁厉害?“”

“秦王厉害!”

“这不就对了,我连秦王都不怕,会怕我们自己国家的一个武将!”

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是为了国家利益和安危才不给他计较的,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背上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蔺相如说:“一个国家的将相若不和,被别的国家知道会趁机攻打这个国家的”。廉颇自愧不如,急忙道歉。

这三个故事紧密联系,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最后一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部完整曲折的故事!

蔺相如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值得学习,廉颇知错就改,敢作敢当的性子也是要表扬一下。

相关文章

  • 口述将相和

    感谢娄老师给我一次展示的机会,我给大家口述一下“将相和”的故事。 “将相和”是由3个小故事构成,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 《将相和》案例分析

    《将相和》案例分析 ...

  • 《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教学反思 ...

  • 2018-12-25

    如何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将相和》实录与反思 《将相和》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的课文,是根据《...

  • 语文答案

    语文复习之三答案 1、《将相和》出自汉代司马迁的《史记》。 2、《将相和》三个小故事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

  • 将相和

    话说渑池相会之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自然不服,几番刁难之后,偶然间听到人们的议论,知道了蔺相如...

  • 将相和

    知己一词,寄有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之情,有王安石与欧阳修的惜惜之情,有左伯桃与羊角哀生死之谊。他们大都是同性情之人...

  • 将相和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

  • 将相和

    1 金碧辉煌的殿堂上,素日里温文尔雅的温熙拜在阶下不肯起身。 “求圣上明察秦韶投敌被杀之事!”他叩头如捣蒜,额前血...

  • 将相和

    2 说句,温熙初见秦韶的时候是被他惊艳到的。明明都是只有五六岁的小孩子,温熙还是个粉琢玉砌的小团子,秦韶却已经有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口述将相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ql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