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很爱我的孩子,大半工资都用在孩子身上;
我很爱我的孩子,努力工作,为的是能够多挣钱,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
我很爱我的孩子,我给他买她最想要的最新的电子产品;
。。。。。。
很多人以为这样就是爱孩子,疼孩子,即使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方式或许不是真的爱,但他们也会不自觉地用物质来衡量自己对孩子的爱。因为很多人都这样做。
等孩子长大了,才发现我们需要的不是“富养”,而是对他们的陪伴,陪伴他们一起成长。
很多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会发现,其实不是自己给孩子机会陪伴他们成长,而是孩子给我们机会让我们陪伴,而成长最大的是父母。很多陪伴孩子的人又找到了童心,找到了快乐。
我家孩子还小,现在将大部分时间投资在事业上,孩子再大一点,就转移重心,把重点放在家庭上。最后,却发现,游戏已经结束了。这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有研究说,我们应该把最好的教育资源给孩子们,而不是大学生。孩子的教育就像是骨骼的发育,要在最有塑造性的时候给他们最好的。现在,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想要尽力做到把好的资源放在孩子们身上。但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给孩子的投资需要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比如,必须给孩子提供能够历经生活挑战而生存下去的工具。
我是相信与家人,朋友间的关系是人生幸福的最大源泉。但有2种力量加起来会让我们忽视世界上我们最在乎的人。一是我们习惯性的忍不住把资源投资到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快回报的地方;二是家人朋友很少有人用最大声音叫我们去关注他们,因为他们爱我们,也想要支持我们的事业。
不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因为发现策咯错误时,已无法挽救或重新开始。同样能说明问题的有一个好钱坏钱的理论。
好钱:事业刚起步,不知道公司策略是否成功,我们要耐心等候公司成长,同时把目光放在获利上面。
坏钱:投入资金之后,急于看到成长而非获利。
那些家庭表现出色的孩子,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父母知道重要的是去了解孩子的需求,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他们需要什么,而自己能够给他提供什么。
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我们要时常思考一个问题,我是“被雇来”做什么的?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自己被雇来做什么,不论是在专业上还是个人生活上,回报都将是巨大的。
我们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地角度为他们着想,我们应该给予地应该是对方真正想要地,而不是自己认为地。人不所欲,勿施于人;人之所欲,施之于人。
往往孩子正试图去做地事情与我们认为他们应该想做地事不同。任何人都会猜想孩子也许想要什么,却不是努力去理解孩子生活中需要什么。
做到后者的亲子关系,感情会更好,像朋友一样相处;而若父母对亲子概念仅限于孩子是否听话,是否达到自己给他们的要求,久而久之,不再愿意和父母沟通,就会“抛弃”父母,他们会“怕”,疏远父母。
我们对亲子的概念总是:我是父母,我走过的桥比他们走的路都多,他们必须做什么?但其实爱孩子不是我们认为的给他们外在条件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花费时间,精力陪伴他们找到他们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他们的幸福值得我们付出。
尽管为孩子可能要放弃一些东西,但为值得的事情做牺牲,我们会变得更加投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