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篇文章,作者写了她读书和成长的心路历程。虽然她具体写了什么我已经记不住了,但是我却记得字里行间散发着一种平和正大的气象。我能感觉到,她具备了认真、踏实、努力、多思、实践的品质,我能想象到,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她会像一阵强大而温和的风一样,掠过所有的障碍。
下面是我读她的文章感觉到的。
她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她时刻在反思自己的教育之路,像一株豌豆一样,努力向着光明生长,伸出自己的触须去触摸心目中的智慧和雅正。这样的人,在职业生涯战略上有规划,战术上有章法,在职业能力上随时创新进取,在意识上总有反思,能与人切磋提高。
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一个人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路,需要高人的指点,也需要自己去摸索,这期间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挫折和迷惘;之后能够谦虚谨慎地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的人也并不多。曾国藩曾言:“天下古今之庸人,多以一个懒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所以一傲字致败。”不懒、不傲,就要拿艰苦的清醒、勤谨与作为人最轻易的本能对抗。我本人就曾在生活里沉沦,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就是我心中的话。但是我发现了即使身在谷底,这世界也会去拥抱你。而显然,作者在谷底的反弹力更强,她现在已经像插上翅膀一样飞向了属于自己的那座山。
我还很佩服她“躬身入局”的意识和行为。她讲到自己在一个会上之所以主动举手发言,因为她想到作为一个老师,教学生勇敢表达自己,自己也要勇敢站起来表达观点。于是她站起来,让自己镇定地发言了。在这个小的行为细节里,我看出了她有对学生对自己的责任感,在我心目中的教学相长就是这样子的。而且,主动举手,说明她也在思考相同的教育问题,所以她在思想上主动参与到了一个教学过程里,不仅如此,她没有停留在观望里,或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等待别人的启发,她更向前一步了,通过举手发言的行动,成为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了,我相信,这完全出于作者对教育的责任感,乃至使命感。
其三,我很欣赏她真挚的语言风格。求真务实是一种理念,在写作上一旦有这种追求,就会迸发出属于自己的魅力。因为真挚才能感动人、影响人。真附着于她的真情,对弯路的沉痛反省、顺利成长的喜悦,与同行交流切磋的谦虚,这真,使我看到了镜像中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深思而明智的女子。作为她的读者,我能想象到作者拿着她发光的笔杆,向往着曲水流觞的林下雅集,心中怀着弦歌之乐,在教育的征途上不断前进着。
就点评这些了。人家都说你怎样评价别人往往是自己心理的投射,所以我也不好多说什么了。我希望如你崇敬的杨绛先生一样学会平视,而在端详你之后,好好地再端详端详自己。告诉自己,生而为人我很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