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是为了充实内心,行路则是为了开阔眼界。
可惜我从小到大,除了课本外,加上小人书漫画书,总共也没万本。
万里路倒是简单,每天三公里,十年也有万里了。
——只不过每天走的都是从家到单位,又从单位到家,每天同样的路,同样的景,也没见开阔了什么眼界。
坑还是那个坑,洼还是那片洼。
路边小摊的老奶奶,卖的还是火腿肠和炸洋芋。
服装店门口“挥泪清仓,最后三天”的牌子几年都没变。
饭店换了几个招牌了,掌勺的还是那个露出半截油肚的黑胖子。
发廊还是那个名字,只不过这回是真的开始理发了。
其实我小时候是挺爱看书的,应该是受家父影响吧。
那时住在机关大院,除了一星期能看到一两部露天电影,电视是没有的,家用电器都只有电灯电筒和收音机。
可供娱乐的东西少,所以每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书。
家父有一个大书架,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满了各种书籍。有杂志,有报纸,有小说,也有连环画和厚厚的鲁迅选集、鲁迅全集、马恩选集、毛泽东选集等等。
首选当然是连环画。
报纸当然是看不懂,也不想看。
杂志就是挑着看了,里面有些小短文,或者笑话,或者小幽默,或者漫画。
小说基本是不敢碰的。
所以小学时段没看过几本小说,记得的有《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吹牛大王历险记》等。
鲁迅全集里的杂文也看了几篇,小说应该是看完了的,什么闰土祥林嫂眉间尺等。
杂志印象最深的是两种:
一本是《读者文摘》(就是后来的《读者》),当然主要是看中间那两页的幽默和漫画。
另一本是《奥秘》,有字有图,讲宇宙地球人类、自然、科学、世界未解之谜等。
——这就是为什么我比一般人早知道这世界上是有外星人的。
主要是看连环画,四大名著少儿版就是这样看完的。也没多少感悟,就老是想不通一个问题: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多威风啊,最后只有请了如来才搞定他,为何取经路上就怂了?这个也打不过,那个也打不过,不是请观音就是上天庭。
中学时代是看书最杂的时期。
仍然看《读者》,但重点是放在散文。最喜欢里面的张晓风、林清玄、龙应台。
看《青年文摘》,还有《演讲与口才》。
报纸也看。
《故事会》,说实话那时候的故事会质量还是不错的。
汪国真、席慕容的诗。
《古今楹联拾趣》现在都记得。
觉得鲁迅的杂文挺好,写作文都有点刻意模仿他。
除了金庸古龙梁羽生诸葛青云,还看了很多琼瑶小说,看得都不想上学了,一下想仗剑天涯,一下想偶遇邻家女孩。
学校阅览室还是有些好看的杂志,名字记不得了,只记得曾经看到过里面的两篇文章,写得太好了,好到我忍不住把那两本书偷回了家。
守阅览室的王阿姨十年前才退休,我们在一个院子里住了几年,我一直没敢告诉她我偷过她管的书,担心她再也不肯帮我洗鸡棕。
大学几年,把金庸小说温习了好几遍,反正一共也只有十五本。
古龙的绝大多数看了,经典的那几本看了一遍又一遍。
诸葛青云、柳残阳、温瑞安、梁羽生。
那时看小说是最爽的,熄灯后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旁边一瓶小酒,几包牛干巴或鸡翅尖。
工作到现在,书买了不少,可真正看完的不多。
小时候看书,每当看到只剩几页的时候是最难过的,感觉特别舍不得看完。
现在看书,经常是看了几页就感觉看不下去了,过几天拿起再看,前面的内容也忘得差不多了。
其实,阅读纸质书籍所得到的愉悦,是永远无可替代的。
你看到书中描写的倾国倾城的美女,自然脑海中就会浮现一个神仙姐姐。
你看到武侠世界里刀光剑影,感觉自己也能御剑飞行。
你看到“老板,温一壶酒,切两斤熟牛肉!”仿佛面前就摆着这些东西。
你看到文字,知道主角心里的想法,也能体会ta的忧愁ta的快乐。
你会不由自主地会心一笑,也会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
不像音像制品,我们是被动地接受,视觉听觉——甚至现代5D技术提供的触觉嗅觉味觉——全被调动起来,把一些信息塞进我们的头脑。
而书籍的信息传达,简单至极:从视觉到大脑。
其他感官暂时得到休息,反而给了我们更多的空间去体味,去想象,在想象中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重新构建一个个无限的世界。
而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有时间的时候,不妨多看看书。
好了不说了,我的烤猪蹄到了,电影也下载完了,我要开啤酒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