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了解了两个节日:
3月20日是国际幸福日,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
两个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似乎又悄无声息,很容易被忽略。
先说说睡眠,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最近春风一起,中午的午休时间就感觉特别困乏。晚上的睡眠时间一般是晚上10:30-11:00之间,早上5:50左右会被老公无情叫醒。大概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自己感觉质量还可以。至少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失眠,除非偶尔特别兴奋,错过了入睡时间,再想睡着就有些困难了。
有位女同事,亲眼目睹过她在更年期的那几年,因为睡眠不好,身体各项数据都严重下滑,同时还伴有抑郁焦虑等症状。所以,睡眠,看似一个我们最不以为意的生活必须,却对我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由此可知,睡眠日应该提醒大家重视和注意自己的睡眠质量。
再说说幸福,看过很多与幸福相关的书籍,其实说到底拼的是心态。
今天听到一个故事,很有意思,记录一下:
有个年轻人向一位老人家问路。他就说,“请问老人家,我想到前面的村子去生活,但是我不了解当地情况。请问这个村子的风土人情怎么样?”老人没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年轻人,“你原来居住的村子怎么样啊?”年轻人就说,“那个村子,糟透了,村里的人全都自私自利,尔虞我诈。”老人听完之后说,“我劝你还是别往前走了,因为前面这个村子,比你之前的村子更差。”
正巧,这会儿又过来一个年轻人。也向老人打听同样的问题,“我想去前面的村子生活,请问那里怎么样?”老人同样反问,“你之前的村子怎么样?”这个年轻人说,“那个村子棒极了,大家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人人都很幸福。”你猜老人听完后说什么?老人说,“去吧,前面的村子,比你之前的村子还要好。”
这两个年轻人要去的,都是同一个村子,为什么老人的回答完全不一样?
李中莹老师说,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年轻人的语言模式不一样。也许他们之前住过的村子,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问题,虽然总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也不可能一无是处。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语言描述它。假如你用积极的语言描述它,就等于把自己嵌入到了积极的心态中。带着这个心态去新的村子,就可能会越过越好。
这就好比职场。大概率上,喜欢说上一家公司坏话的,跳槽之后在下一家公司混得也不会太好。喜欢吐槽老领导的,大概率跟新领导也不好相处。喜欢贬低前同事,大概率跟新同事也相处一般。
要想改变这个现状,你只需要提醒自己;赞美昨天,明天就会变得更好。
人在高兴的时候,身体会分泌一种缩氨酸荷尔蒙,它能消灭身体95%的癌细胞,所以,你的心态,价值百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