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肉眼看得见的众生当中,听说猫和马是佛教最初的护法动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54906/8f2c814ebf7f02b5.png)
在古代印度,人们为了防止珍贵的经书被鼠辈啃啮损坏,通常会在存放经书的地方养几只猫以防鼠患。马则是佛教僧众向外传教的时候,用来驮运经书和僧人的必要交通工具。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54906/c542933e3aa65cff.png)
佛教东来之前,中国并无养猫之俗,至少民间尚未将猫视作同犬、马、牛、羊等家畜一样的家庭成员。猫似乎是随着佛经的大量引进,从印度及西域等地,移民到中国来的。
当年,取经或传教的路途通常危机四伏,在这样的旅程中,很多护经的僧众长眠于异国他乡,能够平安抵达目的地的人,往往十无四五。陪伴他们同行的马匹和猫咪们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人类和马儿在完成使命之后,往往可以重返故国。而猫咪们,就算是幸运地跟随人类抵达了目的地,也不能随着人和马返还故乡,而是被留在经书所抵达的陌生国度,终生以守护佛经不遭鼠啮为业。所以说,猫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尽责和最虔诚的护法了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54906/e595b023f9046134.png)
可能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寺庙往往对猫加以格外的爱护和尊重。渐渐地,在中国,几乎所有藏经藏书之所,乃至于一些读书人的家里,都有了豢猫驱鼠的习俗。于是,因了僧侣的倡行,数千年以降,猫咪在中国、韩国、日本、蒙古等最初本无家猫的地方,堂而皇之地成了人类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并且,猫们似乎深知自己职责的重要,始终保持着祖先的独立个性,只与人类合作共荣,并不完全依附于人。猫会给人带来快乐,它们也会要求人给它一些满足。倘若养猫的人久不理猫,将它当成其他家畜一样饲养,那么得不到礼遇的猫咪,多半会愤懑于这家人的无礼和粗俗,离家出走;或者身在你家,心却游离于别处,当你需要它给你一些温柔慰藉的时候,它也会对你不理不睬。海明威就说过,“猫是我所知道的,唯一忠实于自身情感需要的动物。”然也!很多人会为此感到生气,心想“老子出钱出力喂养你,这畜生非但不领情,还跟老子使脸子看……”人站在人的角度想,当然就是这样的逻辑。但是猫未必这样想。
中国在20世纪以前数千年的历史中,有句很流行的老话,叫做“吃粮当兵”。意思是,老子冒着风险来当兵打仗,为的就是吃饱肚子,进而升官发财。咱爷们儿吃了你的粮,扛了你的枪,该打的仗打了,该挂的彩也挂了,凭啥不给发饷,不让吃饱,还把爷当牲口使唤?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姥姥个独生女儿的,爷不干了!很多朝代末期的起义和暴动,就是这么触发的。
人只是不能理解,远不如犬马牛羊听话管用的懒猫,怎么会如此不识抬举?呵呵,这话如果让猫来表达,我想会是完全不同的语气——“喵的嘞!爷吃粮当猫为个啥?当你猫大爷俺只会爬树挠墙啊!?不跟你玩了……”
当然,猫不会因为和主人发生了矛盾,就勾结老鼠来家里兴风作浪。它们具备某种灵性,有时能够读懂人的心思,但是猫毕竟是猫,护法不会坏法,坏法的一定不是好猫。有些宣泄极端情绪的做法,是只有人类才能干得出来的事。人类应该也了解这一点,所以多半在气消了以后,又会站在院子里冲着墙头上余怒未息的猫咪拉拉家常——咪……咪咪,喵……。趴在墙头上的猫通常会不理不睬,也有比较人性化的猫,会回来接着吃粮,偶尔抬头看看主人,叫两声,“喵了个咪的,这还差不多。”好像当年租界里被欺压和凌辱后无可奈何的中国人,笑嘻嘻地向听不懂中国话的洋人脱帽致意,“操你大爷的,你这是奔丧去呀?”洋人则会很满意的连连回礼“游戏、游戏”或者“故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