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八条路径为孩子量身打造专注力计划
核心问题:如何为孩子打造专注力训练计划
核心观点:
首先,想要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必须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而舒适的环境,家庭环境要井然有序,屋子里干净整洁,让孩子能够感觉到有秩序感。他如果在一个凌乱的环境当中,就不会有专注的态度去学习,而如果让孩子生活在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当中,他就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心里也会变得非常的舒适。
1.给孩子一个小目标,让他收获成就感。
要为孩子制定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不能太大,不能太过笼统,要让孩子明确地知道需要做的事情具体是什么。首先家长要清楚的知道并计划好,你要消除的现象到底是什么,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子才算是他的问题缓解了,什么样的才算是彻底消除,多长时间才能够完成。那么要有一个具体的,可完成的目标,然后才能够有效的去执行。
不要希望孩子的状况一天就能变好,而是要接受他逐步的改善。我们要对目标进行分解,利用爬山法,把目标设定为小目标中目标和大目标,就像我们爬山一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看到前面的亭子设定为小目标,看到了半山腰设定为中目标,然后继续一步一步的向前爬,最终达到我们的大目标,就是到达山顶。将庞大遥远的目标分解成更合理,更容易实现的小目标,那么孩子也更能够接受。
2.为孩子创造一个有联结的童年。什么叫有联结?就是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让他有存在感,感受到被爱,被关心,让她感受到与周围环境和人之间有内在的链接。让孩子有一个有联结的童年,这是所有路径当中最核心的一点。让他有和家庭的联结,尽管家庭当中会出现一些矛盾,甚至吵架,但都要让他建立这种家庭的联结。和朋友的联结,鼓励孩子多去交朋友,并且维持和朋友间的友谊。和学校的联结,无论他在学校的成绩如何,首先他要在学校里感到舒服,自在,受欢迎,让他能够感觉到自己在学校是有活力的。和热爱的活动有联结,让他能够探索自己喜欢什么,爱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样他才能有终生的快乐。和过去的联结,我们作为家长或者是父辈,经常给孩子讲一讲关于过去的故事,让他能有这种传统精神的延续。和大自然的联结,多带孩子出去玩,让他和大自然产生链接,看到山,看到树,看到河流,这让这些成为孩子童年生活的一部分。和艺术的联结,比如绘画,音乐,让孩子逐渐的去开展一项兴趣爱好。和宠物的联结,家里可以养一些小宠物,能够让孩子产生这种爱心。那么还有和社会信息的链接和团体的链接和电子产品的链接,以及最重要的和自己的联结。那么通过这些联结,能够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童年。
并且可以带孩子在家庭当中做一些游戏,然后用这些游戏来反复地训练孩子的专注力,比如说我们可以带孩子静坐,每天抽出五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来体验安静带来的快乐和喜悦。
3.让孩子学会等待,不再冲动。
等待是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必须要学会的能力,他只有学会了等待,才能不会让自己有冲动。那么怎样去训练孩子的这种等待的能力?第一就是忽视,如果你觉得孩子不会对他人或者是自己构成伤害,那么就采取忽视法,他要是哭就让他哭,他要是闹就让他闹,只要没有危险就可以忽视,不去制止,因为你越去制止,他可能会闹得越厉害,他就会越来劲。就好像表演一样,没有观众了,他就不去表演了。
第二种叫暂时隔离法,也就是给孩子关起来。但是辩证的去看这种方法,《正面管教》当中提到的冷静角,就是说我不是在惩罚你,我只是让你冷静一下,你自己通过这个冷静角去想一想自己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或者有什么需要改的地方,或者下一步的行为需要做什么。让孩子和有冲突的人之间,先建立一个隔离,然后让他自己去思考自己的行为。
第三是制定简单而又始终如一的规则,这个规则是给孩子建立的,也是给家长建立的规则,一旦制定了,就要始终如一,零容忍,无例外地。四是科学的惩罚措施,并不是说孩子有冲动表现了,就要用暴力进行惩罚,打骂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要让孩子自己体验到犯错的这种痛苦和后果。第五是进行放松训练,可以和孩子一起练习慢慢的呼吸。
第六是在音乐当中画画。这个方法我觉得特别好,有利于增强孩子的情绪自控能力,比如说当音乐节奏快的时候,就让他快速的画,音乐慢的时候,就慢慢的画,用这种方法去锻炼孩子的节奏感和情绪的表达能力。
第七是利用和创设情境,让孩子学会等待。比如在外面排队,要让孩子知道先来后到,学会等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