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小平理论
1.发展过程
1.初步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1982年,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式确立。
2.基本形成(十二大—十三大)——1987年,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发展成熟(十三大—十四大)——1992年,十四大,三个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邓小平理论完整的科学体系。
4.命名确立(十四大—十五大)——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1997年,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2.主要内容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本质: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3.实现共同富裕。
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社会社会初级阶段理论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20世纪中叶);
2)1997年,十五大,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十九大,主要矛盾:日益增长美好不平衡不充分矛盾);
3)1987年,十三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原则和改革开放),富强民主文明。2007年,十七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017年,十九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4)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性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坚持党的领导(本质特征,最重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思想;
5)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2007年,十七大,改革是新的伟大革命。
4.三个有利于标准
5.市场经济理论
1992年,十四大,三个有利于。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
6.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
战略目标: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1.老三步走:1987年,十三大;
2.新三步走:1997年,十五大;
3.两个阶段:2017年,十九大(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2050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一国两制的构想
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2)1982年,“一国两制”纳入宪法,标志“一国两制”正式形成;
3)1984年,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同样适用香港问题。
二、三个代表
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内涵:与时俱进(关键);保持党的先进性(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
三、科学发展观
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内涵:统筹兼顾(根本方法);以人为本(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发展(第一要义)。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
1.鲜明主题: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3.五位一体(总体部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4.四个全面(主要抓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
5.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6.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7.强军方略: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8.反腐倡廉: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9.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10.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改革开放:
1.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广东省)、厦门(福建省)。
2.1984年,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1988年,将海南岛改制为海南省,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
4.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5.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经济:
1.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特征
所有制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分配制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蛋糕做大),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宏观调控上:市场为主,计划为辅。
3.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公有制下,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要素分配。
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初次分配:劳动、资本、技术、管理获取的;
再分配(政府):税收、社保、转移支付;
第三次分配(社会力量):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活动。
4.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政治: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点,最大的优势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根本保障)、人民当家做主(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基本途径)。
2.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法治建设: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核心);执法必严(关键)—政府;违法必究(保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