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学•国学•养生
道德十六:生死观,世界观

道德十六:生死观,世界观

作者: 牧郎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2-23 23:12 被阅读0次

1、致虚极,守静笃

有和无,空和满,虚和实。把自己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到达虚无之境,至于通达太虚,一切喧哗躁动都不复存在,惟留一片寂静,渐渐感觉到它变得又厚又重往下沉,直至大通之境。

2、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进入大通之境,以造物主的视角看着万物生、长、化、藏、已、再生。循环不休

3、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万物茫茫,生死不休,最后总要回归造化之门,也就是大道,万物之根

4、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万物一次次的回归到大道,生前的喧动都坠入到寂静之中;从极致的虚静中又将一步步造化出生命的喧动。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息

5、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万物如此生生不息正是天道使然,洞悉了天道,才能对万物了然于胸,明白四达,才能明白这个世界是在怎样运转

6、不知常,妄作凶

不了解天道,也就不知道顺应天道;不顺应天道做事就没有凭据和道理,就会根据人的想法胡乱妄为,这样就会损害万物

7、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知道天道运转,就对万物万事了然于胸;洞悉万物就不会因人为的偏颇而对万物产生偏颇;对万物不偏不倚便可通天地人是为王者;王者,天道在胸,万化在手,施天道于天下,乃为天下之天;王之于天下如道之于万物;天下有道则万物万化安定则天下太平,无有终时;天下太平则终生不会有危难。

世界是现实的么,现实感来自于一生一命;世界是虚拟的么?虚拟感来自于生生不息背后的造化之门。

一生之命是生命的现实,生生不息之命是虚拟的,正因是虚的,才能生生不息

相关文章

  • 道德十六:生死观,世界观

    1、致虚极,守静笃 有和无,空和满,虚和实。把自己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到达虚无之境,至于通达太虚,一切喧哗躁动都不复...

  • 【Vicky's 影评】《德鲁纳酒店》:韩剧女主不再傻白

    亡魂生死观和世界观 作为一部都市传说类韩剧,《德鲁纳酒店》的故事其实并不算非常新颖,但从它超高的收视率来看无疑它的...

  • 2020-06-24身体营第二十四天

    为什么我会有迷茫迷茫呢,是来自于你过去对自己以往的这个所有的定义啊,不管是人生的三观啊,世界观啊,生死观等等,还有...

  • 道德经的世界观(一)

    道德经的世界观(一) 文/林海 三观哲学问先贤,智慧玄门智慧天。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是源泉。 ...

  • 《刍狗》第八十五章 生死之间

    人的世界观和道德观是在成长和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形成的,这种世界观和道德观是相对稳固的,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改变,这正...

  • 老子的人生观

    【此章为《老子及《道德经》研修感》第二章】 人生观是人生价值、目的、意义、道路等观点的总合。内容包括幸福观,生死观...

  • 2019-08-18

    昨晚去启鸿儒听宁老师讲道德经的心得,人生欲望,人生生死观。 十二章讲劝人少思寡欲,活出真人,圣人为腹不为目,吃饭...

  • 道法自然

    道是什么? 天道,人道,道德? 天又是什么?人又是什么?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是科学,是春寒秋冻,是日...

  • 三观

    所谓「三观」是指世界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三观」对应的是真假、对错、好坏这三组问题。 世界观——对自然世界的认知,...

  • 书法: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十六:生死观,世界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hi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