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成长励志想法
王延平 || “3岁看大”的心理学解释

王延平 || “3岁看大”的心理学解释

作者: 当下宁静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22:04 被阅读127次
    沐浴新阳光,走向心智成熟之路

    自古有“3岁看大”之说,心理学方面有不少理论和研究对此进行了解释。

    个体从出生到3岁的时期在心理学中被称作婴儿期。它是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

    0-3岁这一时期在语言学习、亲密关系的形成、认知发展、人格发展等各方面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会为个体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语言是儿童期的主要发展任务之一。研究表明:婴儿在4个月时就开始咿呀学语,3岁左右的婴儿基本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在词汇方面,婴儿在1—1.5岁之间掌握第一批词汇,词汇量在50至60个左右,3岁儿童的词汇量则增加到1000个左右,词汇习得的速度非常快;在语法方面,1.5岁到2.5岁的婴儿是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到了3岁末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语言的发展看似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的作用,但是文化和环境因素也会对学习语言的水平和速度产生影响。正如许多学习任务一样,练习的频率会对学习结果产生影响。研究表明,跟年幼的孩子说话多,父母给1-5岁孩子讲故事的时间多,会使儿童具备更加发达的语言表达能力。

    心理学家把孩子与父母之间建立的亲密关系定义为依恋。依恋关系为个体一生中其他亲密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可以适应良好,并且轻松地与他人互动,而焦虑—矛盾型个体长大之后往往会变得很多疑,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则最不可能与他人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结。

    0-3岁是建立依恋的关键期,婴儿是否同父母形成依恋以及依恋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婴儿的情绪情感、性格特征、社会性行为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也是健康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给孩子以安全感;一贯地对孩子的需要作出敏感的反应,使他享受到满足感;热情地鼓励孩子的进步和努力,使他体验到成就感;能够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好孩子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感觉到周围环境的规律性以及环境变化的可预测性,都有利于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个体思维、记忆、感知能力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在0到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有了这一阶段的感知运动,才能在认知发展的下一阶段将感知内化为表象,并借助表象进行思维。

    在这一时期,父母应该重视动作对孩子的意义。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是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渠道,随着动作能力的发展,婴儿与周围人的交往从依赖、被动逐渐向具有主动性转化。

    婴幼儿期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认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在无意识中形成有关自己和社会人际关系的信念。这些基本信念会改变我们对于人际关系的选择,并以此影响我们的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在个体出生后的前18个月,婴儿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对世界的信任感。建立安全型依恋的婴儿会认为世界是一个有趣的地方,充满了等待他去探索的新体验。这些婴儿知道,主要照料者是他们的“安全基地”,支持他们去探索,因此他们会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并且成为具有冒险精神和复原力的人,而这些品质会对他们的生活很有帮助。而没有对社会建立基本信任感的儿童则会感到面临的发展挑战很困难,也很难形成和保持满意的人际关系。

    从18个月持续到3岁,孩子快速地学习走路和说话。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自主性,儿童需要成人在适当的时间给他们尝试的自由或鼓励。过多的限制和批评会导致儿童自我怀疑,而过早对儿童进行严苛的要求会导致儿童感到羞耻,从而阻止他们坚持不懈地掌握新任务。进入这一阶段的儿童如果对世界心存信任,与那些没有在第一阶段掌握信任感的儿童相比,更有可能顺利地发展自主性。儿童一旦形成了信任感和自主性,也会更好地面对第三阶段的挑战。

    弗洛伊德理论的人格发展观点则是从心理动力方面做了划分。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中的本能欲望,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总要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或区域得到满足并获得快感。

    在弗洛伊德理论中,0-1岁为口欲期,其快乐来源为口腔部位的吸吮、咀嚼等,若此时的口腔活动受到限制,就会形成口腔性格,表现为贪吃、酗酒、吸烟等。1-3岁为肛欲期,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时所生的刺激快感获得满足。此时若对大小便管制过严,会形成肛门性格,表现为顽固、吝啬等。

    马勒把人从出生到3岁划分为三个时期。0-2个月是自闭期,这一时期绝大多数时间是睡觉。2-6个月是共生期,在这一阶段,孩子会认为自己和母亲是共生的、一体的,母亲的存在就是自己的存在。6个月到2岁是分离个体化时期,在这一阶段,孩子既会试图挣脱母亲的怀抱去探索周围世界,又会在探索过程中不断退回到母亲怀抱,把母亲当作是安全的基地和港湾,马勒将其称作是感情上的充电,通过反复的感情充电,孩子会一步步远离母亲,一步步成为独立的个体。

    0-3岁婴儿与母亲的联系最为紧密,在这一阶段,母亲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无论是自闭期、共生期,还是分离个体化期,母亲情绪的稳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情绪稳定的母亲,才能对孩子的需要做出敏感的反应,以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情绪稳定的母亲,才能既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又理解孩子的担心害怕,不厌其烦地给孩子充电,从而成功实现母婴分离,使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

    综上所述,个体在婴儿期的语言发展、认知发展、人格发展对其今后各方面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3岁看大”此言不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延平 || “3岁看大”的心理学解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jd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