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碎语——《中国文学史》之公文

碎语——《中国文学史》之公文

作者: 市井行走 | 来源:发表于2020-11-10 22:50 被阅读0次

    奏议是政治上应用的散文,人民有意见时写文章上书给政府。

    诏令是政府写给民间,只简单讲说几句。

    通俗点讲,也就是公文。一个类似于现在的提案,一个类似于现在的政府公告。

    一般不仅限于最高级别的,但现在被广泛流传,大多和皇帝有关了。

    贾谊能写出最高级的政治文章,他的《陈政事疏》《过秦论》及《论积贮疏》等文,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

    高级别的奏议,也就是高级别的议论文。这并不好写,必须观点明确,脉络清晰,论据充分。

    看文章的标题,可以想象贾谊在上呈这些奏议的时候,必定是昂首挺胸。

    连鲁迅也说他的文章“皆疏直激切,尽所欲言”。

    忽然又想起在鲁迅《琐记》读到的那一段:

    接下来看时,“臣许应骙跪奏……”那文章现在是一句也不记得了,总之是参康有为变法的。

    同样是奏议。只是这做臣子的,越到后面似乎腿越软。

    晁错也是一位善于写奏议文章的人,如他的《言兵事书》《论贵粟疏》《论守边备塞书》及《论牧民徙塞下疏》等文,都是他的著名篇章。

    《过秦论》和《论贵粟疏》这两篇,先不看,《古文观止》里有。

    心中不由得又是一阵窃喜。等我抄完64则《人间词话》,再碎完《古文观止》222篇,365徽章就可以妥妥地到手。欧耶!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奏议都能写这么长和这么深刻,那样的话,皇帝真就会累坏。

    看电视剧里,大臣们喊一声“臣有本上奏”,然后太监屁颠屁颠地迈着小碎步接过折子递给皇帝,每次都是扫两眼就看完。可能那也就是个提纲,详细的需要面奏吧。

    也想着等哪天有空,去找几个折子批阅一下,找找感觉。

    诏令,一般就没多大意思。也有例外,比如老师举例的曹操《求贤令》,不足两百字。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说的是陈平。

    诏令是要一本正经的,三观必正。阿瞒那时候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出诏令和皇帝下诏没啥区别,行文却能如此飘洒。求贤若渴是一个原因,真性情真洒脱才是关键。

    曹操之所以能写出好文章,就是因为他平日读书多。

    这是在鼓励我吗?等我读够了书,只要没变成书呆子,就一定能写出惊世绝艳的文章!

    诏令之外,尚有一种名叫“书札”的文体,也是应用文的一种,但汉代时人写“书札”的不多。太史公的《报任少卿书》写得极好,亦值得一读。

    这篇也在《古文观止》里,以后再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碎语——《中国文学史》之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ks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