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诗词解读系列最美古诗专题古诗新读
白发故人来一别,却归林下看升平。

白发故人来一别,却归林下看升平。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21-03-12 07:58 被阅读0次

荆门别张天觉

宋代:魏泰

秋风十驿望台星,想见冰壶照座清。

零雨已回公旦驾,挽须聊听野王筝。

三朝元老公方壮,四海苍生耳已倾。

白发故人来一别,却归林下看升平。

赏析

这首诗首联写“秋风”“十驿”等,形象地抒发了诗人情谊的殷切。颔联用典,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企求。颈联写张商英个人的抱负和普天下万众的期望。尾联写诗人自身,写临别依依之意。这首诗运用典故,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首联“秋风”,点明季节;“十驿”,极言襄阳至荆门里程之长;“台星”,指张商英,表示诗人对他的仰慕和尊敬。“冰壶”,用以比喻张商英为官清廉。这首诗头两句叙诗人从襄阳赶来荆门跟张商英会见,推想他必能澄清当前的时局。这充分表明了诗人对张商英友谊的深厚和期望的殷切。 

颔联连用两个典故。“零雨已回公旦驾”,用周公旦的典故。作者用这个典故比喻张商英,就暗含着张商英所遭诽谤业已澄清并将受重用的意思。“挽须聊听野王筝”,用桓伊和谢安的故事。这里把张商英比作谢安,也暗喻张商英将重新获得徽宗的信任。 

颈联“三朝元老心方壮”:张商英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因此称三朝元老。此次进宫对策,正满心想干一番事业。“四海苍生耳已倾”:谓全国老百姓都对张商英寄予莫大的希望。 

尾联“白发故人来一别,却归林下看升平”:诗人自谓年老,虽不出仕,也将回襄阳老家期待过太平日子。《宋史·张商英传》说:张商英“为政持平”,曾“大革弊事”,因此“蒙忠直之名”。魏泰这首诗,即反映了当时一些人对张商英的看法。  

这首诗不以意境取胜,而以事、理结合和情、韵兼胜见长。它把叙事、说理和抒情三者都凝铸入诗,诗句里又饶有时空变化和声色交感。如首句:“秋风”暗示了时间的转换,“十驿”展示了空间的悠长;两者相联,又形象地抒发了诗人情谊的殷切。颔联虽然用典,但不生僻、不晦涩;既反映了当时朝野的舆论,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企求。加上“零雨”见色;“筝”见声。声、色交互,更增添诗的韵味。颈联出句写张商英个人的抱负;收句写普天下万众的期望。尾联回叙诗人自身,写临别依依之意;且能脱出俗套,不作儿女沾巾之态,而以兴冲冲地归看升平来结束全篇。这样写,诗的精神境界就高了,并能引起读者产生遐想。 

米芾称魏泰与王安国“并为诗豪”,话虽然说得过了头,但不纯是溢美之辞。魏泰强调诗要“浑厚”,反对黄庭坚“专求古人未使之事,又一二奇字缀葺而成诗”,这类主张,对宋诗的发展显然有良好影响。

相关文章

  • 白发故人来一别,却归林下看升平。

    荆门别张天觉 宋代:魏泰 秋风十驿望台星,想见冰壶照座清。 零雨已回公旦驾,挽须聊听野王筝。 三朝元老公方壮,四海...

  • 清风由可托, 我待故人归, 白发目成雪, 不见故人回,

  • 林下秋来半,秋花看却残,何必花对酒,秋风秋月圆。

  • 续  与君

    与君初相识, 犹如故人归。 青丝已白发, 缘何始见君? 故人今安在, 天涯何处寻。 心荷2018.11.18

  • 随拍(36)诗词赏析《岁暮归南山》

    诗词赏析《岁暮归南山》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

  • 碎碎念

    但使凡尘谁人窥? 莫叫青丝白发垂。 花落只因相思碎, 遥问故人何时归!

  • “白发催年老 青阳逼岁除”

    此典句出自[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

  • 彩云易散琉璃脆

    你看南风吹,我等故人归。 南风往北吹,似有故人归。 陌上故人归,物是人已非。 …… 1. 淡淡的月色之下,车子在高...

  • 夕忆 2019.4.5 周五

    又到清明时, 欲待故人归, 故人却未归。 ----原创:南方 ----图片提供:姚姚

  • 推荐一首歌 148

    孤城将军 今昔一别只怕无缘此生 清风代我予你一吻 待无战事海升平 再换青衫踏归程 应是元夕日提灯见故人 明月照我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发故人来一别,却归林下看升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ma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