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
理查德·保罗等
28个笔记
赞誉
>> 我在三个研究中心以及五所大学教过书,它们都宣称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但是没有人提供这些原则和极其具有根本性的且有力的观念。
推荐序1
>> 它从认知技巧层面告诉人们如何来区分什么是好思维和坏思维。
>> 作者告知人们批判性思维是具有人格品性的,高品位批判性思维的特征是公正无偏、兼容并蓄、信赖推理、认知谦逊、思维自主、认知勇气、认知坚毅、知行合一等;做一名高境界的批判性思维者需要有良知,不可为私利服务,要公允,不可误用心理学知识。
>> 作者指出了思维的“病理”倾向,包括自我中心性思维和社会中心性思维,它们会导致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同时,作者还提出了矫正方法,主张建立道德思维,消除伦理盲点,形成良知
>> 人生中有两种力量最具魅力:思想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而心理完美就是将人格与思想力量有机结合,以道德良知升华思维的品格。
推荐序2
>> 批判性思维可以理解为进行深刻反思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 是两位批判性思维研究领域专家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的权威力作
>> 人的心灵有三个基本功能,即思维、情感和欲求。思维让我们弄懂生活的意义;情感监控或评估思维所能产生的意义;欲求引发行动。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和动态的关系,
前言
>> 心灵自主,天堂地狱皆其定。
03 成为一个公允无偏的思考者
>> 高境界的思考者:公允的批判性思考者
高境界的思考者或有良知的批判性思考者具有如下显著的倾向:
1.他们从内心深处质疑自己的观点;
2.他们能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最有说服力的观点以及与他们视角不一致的观点;
3.他们能用一种辩证的方式进行思考:
>> 我们自己的错误信念、误解、成见、错觉、迷思、所接收的宣传以及无知都是明摆着的事实。
>> 认知坚毅
04 自我理解
>> 我们所有的活动都源自我们的内部观念,这些观念是关于自己是谁、自己是什么、自己体验到什么(从此刻到彼刻)、自己将到哪里去(我们的未来)、自己从哪里来(自己的过去)
>> 所有的这些观念都处在一个与我们的情绪和情感不断相互作用的状态,情绪和情感在我们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环境中充当着思维运行过程评估员的角色。
>> 对每一个我们的心灵“相信”属于积极的思想,它都倾向于自然地产生一个积极的情绪与之匹配
>> 我们体验到愉悦、快乐、沮丧、痛苦、困惑、欲望、激情以及冷淡,这是因为我们赋予每个情景我们所体验到的意义,也是因为我们用一种特定的方式思考它,同时,还因为我们将当前情境与我们以往认为的类似情境中所产生的情绪联系起来,其中我们形成的意义可能是基于深刻的洞见、客观现实、幻想甚至对现实的认知失调性的解释。
>> 当我们理解了思维、情感、动机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当我们看到体验到的每一种情感状态都会有一个相应的思维出现,这一思维又驱动着我们去采取某些行动
05 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前四个层级
>> 我们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我们可以成为的人,我们都还有提升空间
>> 思维的提升与提升篮球、芭蕾舞以及吹奏萨克斯管的技能类似,它不太可能在没有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情况下发生
>> 层级一:无思维反思意识者(我们注意不到自己思维中的重要问题)。层级二:有思维反思意识者(变得注意到自己思维中的问题)。层级三:起点上的思维提升者(我们试图提高,但是缺乏定期的练习)。层级四:行进中的思维提升者(我们认识到定期练习的必要性)。层级五:有所成的思考者(随着我们的练习而日益精进)。层级六:集大成的思考者(灵巧和具有深刻见解的思维成为我们的第二天性)。
06 思维的要素
>> 我们会给每一天的事件下结论,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会给每一天的任何事物下结论:规划策略、报纸文章、诗词、微生物、人类、数量、历史事件、社会规定、心理状态、性格特征、过去、现在、将来。
>> 为了更好地推理,我们必须审视自己所采用的推理过程
>> 列一个清单,写上你今天做的所有事情。然后针对每一个行为,弄清楚导致你那样做的思维,或者你正在做的时候的思维(请记住,我们大多数的思维都是意识不到的)。
>> 思维的要素也可以被称为推理的要素或者思维的基本结构,我们在使用这些表述时是可以互换的
>> 推理是人们基于各种论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 在思维中,下结论的过程是下意识的,因此外显的练习下结论将很有用。
>> [插图]
07 思维的标准
>> 深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