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在单位值班,亮亮打来电话,语气焦急:“妈妈,财富流游戏里面的卡片呢?好几摞都不见了,你把它搞到哪去了?”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有些愤怒,明明不是我弄丢的,还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于是我义正辞严的开始争论。
“那天我看到游戏盒子里面的卡片很乱,我想把它捋齐,结果捋完之后,只发现一堆钱币的卡片,我也很奇怪其他卡片哪里去了。这就是事情的经过,在此之外,我从未动过那个盒子。”“那么,你最后一次玩的时候,有没有把那些卡片放到其他地方了?”
“我没有。”
“那我就不知道了,至少我整理卡片的时候并没有见过其他卡片,你要想一想,你到底把卡片放在哪里了。”
那边沉默了一会儿,我理由充分、语气坚定,他无可辩驳,但他那里好像堵着一口气,没有完全表达出来,他大声说:“妈妈,你可别再狡辩了!”然后,就把电话挂掉了。
一个胜利的笑容浮上我的脸颊。
片刻之后,我觉察:我在笑,因为我胜利了,可是,在和孩子的沟通里,我们之间有没有建立连接呢?我想要的是什么?什么对于他来说,是有帮助的?
“与人与己,建立高品质的连接”是非暴力沟通的目的,在这段看似胜利的对话之后,我并没有感觉到连接的愉悦。我们之间的分歧在于对和错,在于到底是谁把财富流的卡片弄丢了?我们无法达成一致,电话挂断,我们之间的连接也中断了。
在接到电话的时候,我听到了指责,我很愤怒,我希望可以跟孩子有温和的沟通,和谐的亲子关系。我体会着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渐渐平静下来,内心也更加清晰。
我现在愿意同理下那个孩子:那个打开盒子,找不到卡片的瞬间,他那里发生了什么呢?是的,他一定是非常着急,也很困惑,有一些愤怒,非常希望能够找到那个盒子,不耽误他和小朋友的游戏。他想愉快的玩耍。
走到这里,我不再用对错评判自己或孩子,而是升起了同理倾听他的意愿。“在对与错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
电话打回去,我问:
亮亮,你的卡片找到没有?
没有。
那你是不是挺着急的,特别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那个游戏。
是的,妈妈。明明我把它们收好的。
是挺奇怪的,哪儿去了?
是呀,我还想跟玥玥玩呢。
嗯,那你愿不愿意到书桌洞找找呢?
我都找过了,可是没有。
有些失望,怎么办呢?
那我跟她玩别的吧。
电话挂断了,我很安心。有时我们往往会觉得难以和对方进行沟通,特别是在一件事情上有争执的时候。当冲突发生,我们需要看看在自己这里发生了什么,我们的感受和需要,然后,看看对方那里发生了什么?
把注意力放在双方的感受和需要上,把它们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考量,连接会重新建立。
特别庆幸曾经做过的关于“再来一次”的练习,我可以在遇到具体事件的时候,像从锦囊当中取出一个工具一样,把它拿出来实践。
我们从来没有做错过任何事情,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我们只是在那个当下还没有学会这样好的处理方式。每一个生活中的小事件,都可以成为练习的资源。
我们要做的,仅仅就是,再来一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