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主要因素还是人
1.当不缺钱的时候,教育该怎么做,学校又改如何办?
2.管理的核心就是激发人的积极性,做校长就是要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时刻保持敏感之心,捕捉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不断给予刺激,激发师生内心成长的渴望,让其葆有前进的动力。
3.检查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出一个结果,而是指向工作的完善,管理学上有一句话:一味强调检查,那么员工“只做你检查的,不做你希望的”,而教育工作是育人的工作,是极其复杂的,是极富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更多的是希望的性质,仅仅靠评估、检查、甄别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是管不出来的,而是激发出来的。
4.让孩子提写校名只是小设计,背后的追求是让每个孩子能与学校、班级、老师、同伴建立联系,让孩子与学校建立多样的关联,有利于生发孩子对学校的认同感。
5.管理,莫过于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重要,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
6.当领导听到对方的表达,往往可能只需要问”你的意见呢“即可,当教师的注意得到肯定,更容易让教师获得成功感。
7.沟通中,总是存在说的一方和听的一方,必须牢记,听的一方永远是主角,说的一方之所以要说,是为了听的一方能正确、准确理解说的一方所要表达的意思。
8.管理大师约翰说:管理很复杂,但也比较简单,无非三件事:树立愿景、建立团队、激励每一个人。
9.让老师们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去,自下而上,商量着来,有利于厘清认识,有利于老师转变观念,由“要我做”变为“我应该做”,达到认同度高,阻力小,教师执行力强的目的。
10.要激发教师的“价值动机”,只有感到自己做事有有意义,教师才会有更持久的动力。
11.安全感是激发教师积极性、创造力的前提。
12.学校就像一个小社会,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简单地用“对与错”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来辨别,教师,切忌一根筋思维方式,这样的对话协商很重要,因为简单用行政 的“命令——执行”“布置——检查”等方式,执行层很难全部领会管理者的意图,采用大量的协商对话,可以提高认同度,提升执行力。
13.讨论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倾听心声的过程,是凝聚人心的过程,是达成共识的过程,更是文化建设的过程。
14.好校长,更应该是激发每个人的能动性和进取心,为师生搭建成长的舞台,帮助每位教师发现自己的兴奋点,并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让每位老师明确自己的航向,老师们一旦找到了发展方向,就好比身上转上了自我前行的发动机。
15.领导不是职务,而是领导力,贴切地将就是增强课程领导力和教学领导力,用专业的力量影响师生,领导更多思考战略方向,管理更多注重战术。“领导是确保将梯子搭在正确的墙上,而管理是将梯子在墙上搭稳当。”
16.不希望学校的中层干部只做一个被动的执行者,我希望每个干部,每位教师都能自主决策,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绝不能“等着校长来安排”。
17.必要指望校长一个人出主意,需要大家共同奉献智慧,学会思考,学会担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
18.把今天的优秀变成明天的标准。
19.在学校管理中,行政权力使用的越少,就越接近专业的领导。
20.好的管理让人感觉不到。
21.一个研究型的团队是不大需要领导的。
22.管理做得好的学校,校长在做向前发展的事情:请专业的研究人员为老师们的专业发展做辅导,请专业知识的家长为孩子们提供资源搞一下社会调查活动。好的管理就是这样,一切在平静中稳步推进,所有工作都顺畅开展,这样的学校就一定是好学校。
23.好的制度可以将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以将好人变坏,真正好的制度是能够促进师生成长的制度。
24.要强调实绩而不是承诺;强调明天的要求而不是今天的需要;必须是动态而非重质的,而非根据机械化的轮岗制度进行静态人事的更迭。
25.学校最核心的资源就是人,最关键的队伍就是二支队伍:管部管理队伍和专业教师队伍。
二、观课记|美术转历史,也可以很棒
今天听了郭芳和曲老师的二节课,二位老师准备充分、内容丰富、重难点突出、课堂饱满、学练结合。作为美术转行的曲老师课堂很务实、扎实、很精彩,我大概总结:
1.注重预习,课前先让学生阅读文本,而不是直接开讲。
2.把历史和学生、现实相关联,打通过去、现在与“我”(你会策划几个程序?)的联系。
3.问题驱动,用问题引发学生阅读、思考、讨论,这样的课堂学生不瞌睡。
4.追问而不是告诉,引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究,经常问“为什么”。
5.注重学科的关联,学生不懂政协的时候她联系政治的宪法,政协会议的多方参与的作用她说像协奏曲。
6.曲老师一直在过道 ,一个不放弃地“盯”着,大概走了十圈左右,指导一个个学生圈画、批注、记录。
7.引用史料,为教材扩容,让教材文本变厚。
8.注重答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用“谁来补充?还有什么?要多角度思考,应该全面作答”等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
9.内容很丰富,补充大量的图片、视频,让学生从教材文本的简约走向视觉感知的丰富,进而提高理解力。
10.讲练结合,练习用倒计时,让学生有时间意识,克服拖沓之风。
11.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你预习很认真你来讲讲吧;这个谁试着说说;我找个精英说说看大家理解吧…课堂大量是学生在活动。
12.对学生严格要求:你看你连本都没有(肩上拍一下),明天你要带上本上课哦。
13.练习口头和书面结合,填空选择让学生说,简答就让学生写一写,写后学生解读,老师补充。
14.对学生一直在鼓励(你比老师预习还充分…)一直有明确的要求。
……曲老师转型成功的背后,一定付出很多,她说:要对得起学生…为曲老师点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