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有10篇游泳纪实笔记,但仍觉意犹未尽,遂再成此篇,以飨同好。
缘起:之前一直以为自己是很怕水的:在东河边长大的我是家里唯一不会游泳的,小时哥姐常带着我在河边翻“吧特儿”、戏水,但任凭他们把我怎样的往水里按,硬是就学不会在水下憋气;大二时才开的游泳课也是一头雾水没等学会就毕了业;工作后去死海玩,在盐水湖面能狗刨式向前游,可一进淡水扑通就沉;有了孩子后陪他耍水也只敢在浅水区用手撑着地假“游”,而漂流中小艇翻沉、胡乱扑腾中救生员一把扯着头发将我拉上岸,那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恐惧和后怕让当时狼狈的只剩一只鞋穿着的我脚发麻、腿发软,好一阵才缓过神,对水更生畏惧。这一系列的经历让我给自己贴上了怕水的标签,也成了这么多年来一直不敢挑战游泳的理由。而“游泳是最好的全身运动、最有利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医生建议的运动方式中游泳排在第一,学习游泳的念头就一直藏在了心里,近年来时不时用疼痛来刷刷存在感的老腰让我想学游泳的念头日渐强烈,一到夏天就想着这事,在各种机缘巧合后、重点应该是自己一不小心说出了口的小目标不好食言促成了最终这次的行动。
选课:经多方权衡,没有因免费请会游且游得很好的同事朋友教学,而是选择花钱找专业的教练上私教(这其中的理由大家都懂,无须赘述);放弃了有工会普惠政策的游泳馆(因承包方调整,教学期只到7月底,虽然时间上刚好够上10节课,但不能预估自己是否能如期毕业或中途有状况缺课)和距离较远的酒店游泳馆,选择了距离不足50米的健身房游泳馆,经朋友推荐选择了帅哥教练车车,同时,为避免自己半途而废,且受人之托,与亲家家不足8岁的二妹组成搭子,接受一对二的私教(若你也有心学习,建议与合适的朋友选择这一对二的方式,比一对一的更富趣味和参与性)。
装备:三样装备即可:泳衣、游帽和眼镜。友情提示:一是业余爱好者没必要用耳塞、鼻夹,正常情况下的进水都可以接受,游泳馆内各种背漂、浮板、浮力棒齐全,个人不必再花钱买;二是女式泳衣最好别买有裙摆的,虽然有遮肉的效果,但在水中会成为初学者前进的阻力和身体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三是女式泳衣底裤最好是平角,若是三角式、一下水、裙摆上翻、有走光的嫌疑;四是泳镜中那一层摸上去滑腻腻的东东是防雾油,别洗掉(因我的无知,在第三节课后以为是泳池中的消毒剂造成的脏东西将其洗掉,直接导致后面的课中我们都只能雾里看水)
开练:回想过去的总课时11节,按进步分成三段:
一、旗开得胜:前半程进展顺利,总体比小朋友学得认真、领悟更快、受到教练多次表扬:第1课时在岸上练习“收翻蹬夹”腿上动作不到10分钟就下水练习,水深至胸,许是近年来时不时的瑜伽、八段锦、健身操等运动中学到的呼吸让自己居然很快就能在水中憋气,手扶着泳池中的水线就浮起来,几个漂浮后,教练让我摆脱对水线的依赖,直接憋气扑向水中,想着他站在我前面、而且水毕竟只有那么浅,大起胆子就扑了,居然一次性就成功浮起来,远超出自己的预期,这时我的游泳搭子小朋友还不敢这样操作,她似乎就象小时的我不会憋气,一直把吸进去的气含在口里;第2、3节课时,教练让我们绑上背漂、拿上浮板练习漂浮、蹬腿,第3节课时我居然就能取下背漂,只靠浮板向前游动,每天的进步明显,远超小朋友的进程,可能正如老友所说我根本就不是真的怕水,不过是自己贴的标签而已,第4节课时,教练教了我手上动作,让我在浮力棒的辅助下手脚并用游起来,而这时小朋友还在练着漂浮,第5课,取掉所有装备,徒手游,竟然也能游上两把,当晚教练还专门微信表扬我有望提前毕业呢。
二、陷入困境:谁料,反转来得那么快、那么激烈:第6课,为了让我破胆,教练要求直接从深水区下,谁料一下水、后脑壳内腾的升起一股热流,疼痛感明显,坚持往前游了一会仍没缓解,只得又返回浅水区,还是只能游两把就不行,反复多次、亦复如是!直到后面的第8课,连续三天,一直就这样,还不断出现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问题:一忽儿身体不平在水中摆幅较大、一忽儿同手同脚再使劲也未见前行、一忽儿又抬起头来没换气就又入了水,当然在这手忙脚乱中怎少得了呛几口水、抽几次脚转筋!哪怕上课前定下小目标说今天一定要突破争取游完全道,可无论怎样鼓励打气,最多3把、到稍深一点的地方头就疼、手就乱、脚就站,站起来的地方刚好到脖颈处,而在此时,前期贪玩的小朋友在她老母亲的现场监督下竟已能游完整个泳道了。进入瓶颈期了吗?从第6课以来的原地踏步甚至倒退,不由开始怀疑自己陷入了何事都浅尝辄止、缺那临门一脚、终究事难成的怪圈(常运动却无一精、喜读书却无一专、时写作却无一成,貌似“有才”实则无力,终处于高不成低不就之状态),有好几次都起了为何自找麻烦练这劳什子、意欲放弃的念头……
三、茅塞顿开:在多次反复后自己忍不住发出“难道学不会、要放弃”的叹息时,教练的“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让我重生斗志,偏就心不甘,不信搞不定!当然,若练不成“无颜见江东父老”也是促成最终没放弃的动力之一(看来,有时要达成某一目标不妨立个愿、发个圈以迫使自己不得不努力实现),教练也适时的在第8课后让我歇了一天好好反思,第9课,此时的小朋友已基本可以不用教练费心,他全程细看我的动作,逐一解决和分析:身体不平、摆动较大是因为水浪起浮属正常现象;抬头后没时间换气是因为漂浮时间不够身体离水面还较远;抽筋、头疼、手忙脚乱这些都是因为紧张,他告诫先不管身体平不平、游得直不直,只要能游着走就行,再次强调了动作细节:一埋头入水漂起来就蹬腿,漂浮时默数3秒再抬头,手动时腿不动,保持节奏。在我出现错误时他及时提醒纠正,我也结合自己的问题观察着小朋友和泳池内其他练习者的动作细细品味,终于在快下课时,顿悟:原来任何人在蹬腿后身体整个都要下沉一些,只要别慌,提醒自己放轻松,任由身体自由的漂起来,漂浮久一点、身体浮向水面时再做手上动作,保持不慌张的节奏,身体的晃荡少了很多,反复练习几次后,颇有进步,尽管仍游不直,但已可以在水中调节方向了,但是,由于腹部核心力量确实不足,自己的最好成绩还只是到泳道的三分之二处,对自己还是有些小小的失望,但教练已经很开心,说“没问题了,这以后可以自己来游泳馆练习啦”,这就是毕业了吧。问到怎样增加核心力量,“无他、唯多练而已”!
途中因为泳池消毒、小感冒、打球时扭伤了腰,前后间断了7天,因而11节课、历时19天,总算是达到了毕业标准,算是学习了蛙泳的基础版,剩下的巩固和提升唯有交给随后的自主练习时间了。
感悟:“凡墙皆是门”——能在51岁高龄时基本练成蛙泳基础的这个夏天是值得记录的,不仅仅是解锁了一项新技能,更重要的是再次强化了“别被标签限定”“一切皆有可能”、“认准目标、死瞌到底”、“学无止境”的认识,当然,克服恐惧、理性分析、冷静面对、自我调整等等能力都来源于自己的成长历程,感恩岁月的沉淀、时光的积累!
此时,回想自己和小朋友因呛水咳得冒眼泪、因害怕而耍赖吊在水线上、因足弓抽筋由教练用救生棒拉到岸边等场景,不禁再次莞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