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解读人世推文上热门(千万赞三)
征文| 时代的乘风破浪者—张桂梅

征文| 时代的乘风破浪者—张桂梅

作者: 湾湾一笑 | 来源:发表于2020-08-10 19:43 被阅读0次

时下,大家为生活中乘风破浪的那些姐姐们打CALL,而我却要为一个时代的乘风破浪者拉票,那就是63岁的最美乡村教师——张桂梅。

一位面容瘦削,其貌不扬,但在我眼里却是最美的老太太,因为159位女孩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再次进入大家的视线。她,其实是拥有无限多奖章的人大代表,但我看见她头顶上最耀眼的光环是那颗一心为孩子的无私的心,用生命谱写的大爱。

这个年代,很多人为大爱嗤之以鼻,以为那是矫揉造作,那是博大众眼球。却殊不知,真正大爱之人,她根本无需你的眼球,更无需你的赞美,她唯有一颗朴素善良之心,默默地做着为民为子的事。我们的最美教师张桂梅,就是这样有大爱之人,她美在心灵,美在行动,美在爱孩子的每一天。

01

因爱留下,待学生如自己的孩子

原本生活美满的张桂梅因丈夫癌症去世,主动去到了地处偏远的丽江市华坪中学任教,本只想忘却爱人过世的悲伤,却因看到了山区贫困孩子一张张渴求的脸,激发了她爱的本能,从此,这位女教师在山区扎下了根。

这里的学生基本上来自边远贫困山区,家庭普遍困难。她从生活和经济上一直支柱着这里的学生们。

冬天来了,学生穿着单薄的衣服,坐在教室里瑟瑟发抖,张老师为他们捐出了自己的衣服、鞋子、被子、毛毯,还用自己不高的工资为贫困学生购置避寒衣物。一个男生突发高烧,张老师得知后,赶到宿舍,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盖着薄薄的毡子,心情十分沉重,她当即含泪把丈夫逝时留下的唯一的纪念物——毛呢大衣,送给了这位学生,并且连夜把学生送到医院,替学生付了住院费。

还有一个男生,常为没有生活费而发愁,学习下降很快,成了班上的倒数几名,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几次提出退学的要求。可只有两个月就毕业了,看着这些缺少文化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中途辍学,怎不叫人痛心?于是,张老师从自己的工资里每星期拿出三十元钱给这位学生,帮助他完成初中学业。

为了给长期不能回家的学生改善生活,她就请十二名同学上饭馆。猪蹄汤,回锅肉,学生吃得好开心,可结帐时,个个傻了眼:“张老师,我们不知物价这么贵。”她却说:“只要你们安心学习,比什么都强。”

在她心中,这些学生牵动着她的心,她待他们就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02

建成免费女子高中,打破山里女孩子们的命运循环

她看见山里女孩子的命运不断地在重复着祖祖辈辈悲惨而贫穷的日子,知道唯有能让她们读书,才能改变她们的命运。

有一位前一天还在上课的女孩子,第二天却未来。她沿着蜿蜒的山路走了将近一天,终于赶在天黑之前,来到了女孩家中。十多岁的女孩手里握着镰刀,旁边还放着一个割满草的破箩筐。

张桂梅问:“为什么不读书?”女孩答:“家里给我订婚了。”张桂梅找到她的父母好言相劝,把女孩领回了课堂。“能救一个是一个。”这是张桂梅心里想的。

在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义务院长时,张桂梅发现被遗弃的孩子中,女婴居多。对于大山里的女孩子来说,读书是可以救命的。“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如果她有文化,她会把孩子丢掉?”

这些都坚定了张桂梅老师的决心,她要建一座女子中学,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我想办一所不收费的女子高中,把山里的女孩子都找来读书,这是我的梦想!”

筹备工作之艰辛

2002年起,开始筹建这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张桂梅饱尝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痛和心酸。

有一次,她到一家企业筹集办学资金,话还没说完,老板就叫保安赶人,“见我不走,居然放狗咬人!”她的裤脚被狗撕碎,脚上淌着血,路过的人指指点点,没人知道,这个被狗追着落荒而逃的“骗子”,是三尺讲台上心系学生的优秀教师。

2007年,她要参加党代会,县里给她置装费,被她全数用作给学生购置电脑,自己穿着平日里的牛仔裤就去了北京。

路过的记者喊她摸摸自己的裤子,她才惊觉裤子破了两个大洞,也正是这两个大洞促成了她筹款办学的转机——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

雨果曾说:“世界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都更强大,那就是恰逢其时的理想。”

那一年,各路媒体纷至沓来。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一档节目中,她共募得善款一百多万元。

华坪女高建成

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二零零八年九月,华坪女高初步落成,迎来了一百个大山里的女孩。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的第一批受益者之一。幼时母亲早逝,是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父亲将她和姐姐拉扯长大。女高建成同年,姐妹俩同时达到高中录取分数线,但面对学费,没有劳动能力的父亲变卖家产、东拼西凑也是杯水车薪。

但华坪女高建成了,免费招生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周围的大山。得知这个消息,她激动万分。

十二年过去,周云丽仍然可以清楚地回忆起报道那一天,正值夏季,床铺铺得整整齐齐,每个床位上都铺上了凉席。

她找到自己的床位,看着自己的名条,泪如雨下。“如果当时没有女高,我可能已经打了十几年工了。”周云丽说。

学校的招生门槛很低,山里的女孩子愿意来读就行,许多也是降分录取。华坪女高建校十二年来,已经有1645名学生考上了大学,无一例外都是像周云丽一样徘徊在辍学边缘的贫困女孩。

但张桂梅从来不用“贫困”二字定义她们。“我觉得‘贫困’对女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隐私,我们就叫大山里的女孩儿吧。”

03

狠抓教学质量,送出一批又一批学生

在华坪县中心中学,她就狠抓教学质量,还抓住所有时机给全体或个别学生补课、谈心。

主动调到校舍最破陋、设备最差的民中工作后更是辛苦。民中学生大都来自高寒山区,他们远离父母,家庭经济又差,思想教育是重心。

由于学校围墙残缺,又无校门,要让学生健康成长,张老师只得全天跟着他们。她用整个身心来呵护他们,爱他们,她既在学习上严格要求他们,又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既尝到母亲般的慈爱,也得到老师严格的熏陶。

张桂梅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吃苦、勤奋的精神。在免费女子高中成立后,手电筒,是张桂梅随身的物件之一。每天深夜十二点半,最后一个回到宿舍,关掉手电筒入睡。

不到五个小时之后的清晨,那个瘦小身影再次打着手电筒出现在校园里。她会拿着喇叭喊:“快点啦!姑娘们!早读要开始啦!”洪亮的声音与佝偻的身影很不相称。但琅琅的读书声让她的心底充满着踏实与欣慰。

在华坪女高,张桂梅的校长室用来会客的长木椅,就是她每天中午休息的地方。“这样可以随时起来工作。”

十二年来,她没有自己的家,晚上就睡在三楼的学生宿舍里。这样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献给学生们。这样吃苦、勤奋的作风也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从2008年到2019年,在张桂梅十一年如一日的坚守下,女高一本上线率从最初的4.26%升至40.67%,综合上线率一直保持在100%。张桂梅说:“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

今年的高考,159人参加高考,150人上本科线,本科率94.3%。而63岁的张桂梅,已经开始为下一届学生做准备。

大山里的孩子,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04

与病魔赛跑,还想做更多事

她在97年时患有子宫肌瘤,后来又患上肺病,今年春节,张桂梅病历上的疾病增加到了高血压、肺气肿、肺纤维化等二十三种。

她向记者比划着脖颈处,说:“这一圈都是疼的,因为这一圈底下全是肿瘤。”这些病都是积劳成疾。

病痛缠身,但她却只是大口地吞下花花绿绿的止疼药,表示不会再检查了,“越检查毛病越多”。“我的病我知道,是没有办法治了。如果把最好的时光留给治病,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张桂梅靠吸氧缓解病痛,正在跟时间赛跑。

春节过后,随着疫情的爆发,张桂梅拖着病体上山了,她要一一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收到网课信号。

刚开始,校长张桂梅会坐在空荡的教室门口,一直等着老师们下课再一同结束一天的工作。久坐让她全身每一块骨头都剧烈地疼痛,她干脆在门外支了一张床。

张桂梅就这样躺在走廊,陪伴直播上课的老师。教室里开着灯,她躺在光影之外,像过去十二年一样,只要学校里还有一盏灯亮着,她就守着。

开学就是高考,她坚持亲自完成这项工作:“我这样的身体能到那,她们看到了,就会有信心,这是给她们鼓劲。”

“我不知道我还有多少时间,趁现在还能动,我想做更多事。”

05

感恩长存,唯此报师恩

华坪女高从来不设毕业典礼,每年高考结束,张桂梅会催促毕业生尽快离校。“离开的那天,也和平常一样。”按照学校的规矩,学生办完手续,就不允许再回来。

“我不希望她们老是惦念着女高为你做了什么,张老师为你做了什么,我不想让她们背上这样一个包袱!我只想要她们安安心心地去读书,走得远远的,飞得高高的……”

但十二年来,总有人在打破规矩。2015年,当年差点辍学的周云丽从云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顺利考入某重点中学的正式编制。

她拿着入职通知书迫不及待地回到母校报喜,恰好撞上张桂梅在医院急诊输液。张桂梅当时起身都困难,却在下午就回学校工作了。”

其身正,不令而行。看到张老师这样,知道女高缺数学老师,周云丽决定放弃城市里的正式编制,转而回到母校做了一名代课老师,“报喜”变成了“报恩”。

高三年级语文老师韦堂芸,意外摔伤后,拄着双拐上课,坚持到了高考;

教师苟学华,结婚当天上午还在上课,中午匆匆赶到婚礼现场,晚上又赶回学校;

教师杨晓春时常悄悄地给学生垫付医药费、资助生活费;

……

2018年4月的一天夜里,张桂梅发病疼得失去意识,被送往县医院抢救。

县长赶来探望,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张桂梅拉着县长的手说:“我想提前预支下丧葬费,我要亲眼看着钱都用在孩子们身上。”至于自己的后事,她表示,烧成灰,随处洒了就好。

学生们追问:“那我们想你时,会找不到地方。”张桂梅说:“你在哪个地方想我,我就在你身边。”

这是一个时代的乘风破浪者,最美教师张桂梅。她的付出只为孩子们更好的明天,而被她感动着的千千万万人又会传承着这样的时代精神,一代接一代,乘风破浪,奉献着无私大爱。

相关文章

  • 征文| 时代的乘风破浪者—张桂梅

    时下,大家为生活中乘风破浪的那些姐姐们打CALL,而我却要为一个时代的乘风破浪者拉票,那就是63岁的最美乡村教师—...

  • 时代楷模“张桂梅”

    张桂梅,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高校长。12年间,她帮1800多名女孩圆梦大学,“读书对我们这群孩子来说,1...

  • 张桂梅:时代楷模!

    3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在安阳接受培训,作报告者泣不成声的述说着用文字也不能传达对张桂梅校长的敬意与赞美。当时给...

  • 时代楷模张桂梅

    张桂梅老师事迹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原籍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1975...

  • 时代楷模张桂梅

    这几天我看了许多有关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的故事的视频。同时巧的是又在《学习强国》APP听到了长篇有声纪实文学《张桂梅...

  • “挽救一个女孩拯救三代人”

    昨晚,看了央视一台时代楷模节目,十分感动。 这期节目讲述的是云南华坪女中校长张桂梅获评时代楷模。 张桂梅在丈夫患胃...

  • 点亮路灯,照亮Ta的路,树起你的人格。

    张桂梅,时代楷模。她和华坪女子高中的事迹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高尚哲学。 勇气 张桂梅只身在云南偏远贫困地区华坪兴办女...

  • 满天繁花为你开!

    昨日享受了一场宏大的视角和灵魂的盛宴! 由云南戏剧院院长亲自扮演的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张桂梅老...

  • 张桂梅,向她学些什么?

    张桂梅,七一勋章获得者。 在此之前,张桂梅上热搜引发了全网大讨论,理由是,反对学生做全职太太,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 铁肩担道义

    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故事,让我想到“铁肩担道义”。 张桂梅拖着病痛的身体,依旧每天在四层教学楼间徘徊,依旧在寒暑假坚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征文| 时代的乘风破浪者—张桂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xs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