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这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真实写照。你我身边都不乏这样的事例,或者说你我也许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对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对方像自己内在的小孩,那么我们就会把内在的小孩投射在对方身上,自己则已内在的父母自居;如果对方像自己内在的父母,那我们就会把内在的父母投射在对方身上,自己以内在的小孩自居。这是人性最基本的投射规律,所以就有了人善被人欺的结局。这种规律适用于任何关系。
真正的善良是一种有包容的强大。而我们常见的善良却是一种绵羊似的顺从和懦弱。这时候,别人内心的小孩就会投射到你的身上,而他则会以内在的父母自居。如果这个人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是羞辱和被羞辱关系,那么当他把内在小孩投射到你身上时,就忍不住羞辱你。在亲子关系中,这种状况尤为明显。家长在对孩子施暴时,孩子一定会有愤怒产生。但由于父母的力量太过强大,孩子不敢表达愤怒。周而复始,就会使孩子内心的小孩充满窝囊感,这样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不良影响。事实上,他内心的小孩是渴望反抗的,所以当他面对弱者时,会希望把自己内在的小孩完美投射到对方身上,去寻找心理平衡。但是另一方面,这种人又希望弱者反抗,如果反抗成功,他反而会尊重对方。因为这样,对方扮演的小孩把他打倒了,恰恰实现了他内心反抗的愿望。这方面我深有感触,之前总也搞不懂为什么总遭人欺负,现在看来应该是人性的正常心理在作祟,不能归咎于他人。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有一个保姆,雇主曾对其多次施暴,遍体鳞伤。雇主是把内心的小孩投射到了保姆身上,而保姆又不懂反抗。
为什么会被人欺?因为被人欺的人不会反抗,以至于结果愈演愈烈,最后遭到更大的欺负。所以当有人欺负自己时,我们要奋起反抗,而不是逆来顺受。因为这样,不但自己把伤害降至最低,无意中也满足了对方内心小孩的反抗愿望,对方反而会尊重你。这就是人性。如果实在没办法反抗抑或反抗无果,那就采取远离,避而远之吧。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使自己不受到更大伤害。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别人的要求有求必应。这类人多半是内心过于想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放低姿态,讨好他人,但结果却适得其反。久而久之,别人会感觉理所应当,甚至会轻蔑他,而自己却受着窝囊气,这类人通常就是我们说的老好人。要想改变这种境况,就要防止自己的善意泛滥,控制善意的输出,或者说,行善也要分对象,过犹不及。
我们在受到他人欺负时,一定要懂得反抗,开启自我保护功能。如果不反抗,一味地顺从,并不会使对方罢手,不会息事宁人,反而会助纣为虐,使对方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肆无忌惮。所以在我们遇到不公平对待时,要懂得拒绝,反抗或远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及时止损,更好的保护自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