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手机读书写作干货
非“读书日”谈读书

非“读书日”谈读书

作者: 17150958366c | 来源:发表于2022-04-27 23:33 被阅读0次

    “世界读书日”已过好些天,我再写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所以标题命为《非“读书日”谈读书》。幸好此文不属于新闻报道,否则就失去了阅读的价值。

    关于读书的好处,我讲不出个一二三。话说回来,就是把谈论读书好处的名人名言收集、引用、罗列一下,于不喜欢读书的人来讲,也没有多大用处,毕竟读书是一种爱好。人不同,爱好不会相同,爱好不同就难以形成共鸣。就像一位喜欢垂钓的人,跟一位喜欢宅在家里长时间“葛优躺”的人讲钓鱼的好处,即使言者讲得口吐白沫,听者也会昏昏欲睡。

    我家里有一些书,在单位工作时,办公桌上摆了一些书。到合水社区搞驻村工作,办公桌、宿舍床上放了几本书。我是有书可读,可事实上,很少看书,书几乎成了一种摆设。

    读书需趁年少,再退一步讲,最好是在成家立业之前。不过此种结论多限于业余文学爱好者,专业作家另当别论。

    我爱上阅读始于高中时期的一本《散文》杂志。泸溪一中图书馆阅览室里摆放得有,并且经常按期数更新。这种杂志不厚,但很宽很长。封面很简朴,有大大的两个字——“散文”。散文可写的内容很广,游记、人物、记事、写景、抒情,诗词、艺术鉴赏等等,无所不包。读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头脑里装的东西好像多了些,有一种不出门也知道很多事、很多人、很多地的感觉,甚至还粗略地感觉到散文的美。

    后来开始读现代名家的一些书籍,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徐志摩、胡适、冰心、朱自清、三毛、沈从文等。甚至还从伙食费中省下些钱买些书,如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冯宗璞的《铁箫人语》。沈先生《湘行散记》里的《一封未曾邮付的信》《市集》至今我多少还有些印象。

    上大学时,我依旧保持读书的习惯。具体看了那些书,我忘记了,反正经常到图书馆借书。那个时候,我开始阅读文学史,对中国现代文学有了点点系统的了解。

    工作后,尤其是在中学教书的那几年,我渐渐远离了阅读。记得在泸溪二中当老师时,有订教学辅导杂志。我虽是教英语,订的却是《红楼梦研究》。只是在繁重的班主任与教学工作压力之下,每一期也只是象征性地浏览几页。

    在中学教了七年书之后,我放弃了教育工作,到吉首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所选的专业是哲学。由于是跨专业,所读书本以哲学为主,好在哲学与文学关系紧密,也算是多少读了些书。

    研究生毕业后我在泸溪县委党校工作,办公室、家里都放了些书。单位工作繁忙,读书很难抽出时间。家里多少要干点家务,主要的是读书、写文章不能增加收入,爱人不是读书之人,对写文章不感兴趣,自然不会支持。

    话说回来,我在求学阶段多少读了点书,有了些许积累。正因为多年的积累,近几年我才能爱上了写作,也写了三十万文字。其实求学阶段,我就对写作有了一定的喜爱,只是没有长期坚持。现在写作,就当是旧梦重拾,为时也不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读书日”谈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zl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