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等待成为一种期待,你会明白你真正接受了他。
当你可以把一切能够推开的事情推开等待一种事物时,他已经深深在你心底生根。
如我们的读书会,从一开始的其木格老师提醒,到后来的大家相互提醒,再到现在的基本不需要提醒,都会如约而至。我想,读书会这件事儿已经扎根。

朗读时间:8月24日
朗读内容:《爱弥儿》第一卷之六:语言的开始!
朗读者:韩瑞桃老师
内容整理:
1、孩子一生下来就听我们说话。不仅在他们还听不懂我们向他们所说的话的时候,而且在他们能够学会发出他们听到的声音以前,我们就已经在同他们说话了。
2、对于语言的结构和孩子开始说话的问题,人们的想法颇多。孩子从一开始拥有适合他们年龄的语法,他们的语句规则也比成人的规则更具有普遍性。如果我们仔细去听,就会惊奇的发现他们是多么准确地模仿了某些类同语。
3、在孩子面前说话,要永远说得正确,你要相信,用不着你去纠正,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按照你们的语言去改善他们的语言。
4、另一个十分重大的和不易预防,弊病是,人们对孩子开始说话操之过急。这样会带来与期望相反的效果,孩子语言上的小毛病是可以轻易加以预防或纠正。
5、正在学话的孩子,应该只听他能够懂得的话,应该只讲他能够发清楚的音。你用不着费劲去猜他们说的是什么。你只需十分注意地满足他的需要就够了,一旦他们开始认识到说话的用处,他们自己就会学好说话。
6、急躁地要孩子还没有到年龄就学会说话的真正弊病,在于孩子的词汇的意义和我们不同。结果造成了我们双方的误解。
7、一个孩子的最初发展差不多是同时发生的。他差不多是在同一个时候学说话、学吃东西和走路的。严格来说,这是他的生命的第一个时期。
用奥维德的话来说,他活着,但意识不到他自己的生命。

大家有话说:
赵艳霞老师:
在孩子面前说话,要永远说的正确,你要相信,用不着你去纠正,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按照你们的语言去改善他们的语言。急切地让他们学会说话,是没有意义的。
武慧娜老师:
今天的读书感悟:在孩子面前说话,要永远说的正确,你要相信,用不着你去纠正,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按照你们的语音去改善他们的语言。孩子就像大人的一面镜子,能够反射出自己的语言,动作……从而能够让大人们审视自己。
程晓霞老师:
@韩瑞桃瑞桃今日朗读的内容受益颇多!最近经常和四个月的宝宝说话,按照以往的经验,认为小小孩子也需要语言的交流,虽然她有时听不懂,但是只要家长坚持,孩子对语言的感知力应该会变强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才发现自己有一个误区,以为说得多就是好的引导,殊不知,说多了反而不是太好,要说孩子看到的和感知到的即可,用简洁的语言,孩子熟悉的语言才是好的交流。还有一点是我们传统的观念,就是说话晚孩子家长会担心,也会着急,看来这些都是错误的引导,所谓如何实施自然教育,首先我们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自然的教育者。
其木格老师:
通过@韩瑞桃老师朗读语言的开始这段内容,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一个孩子语言发生的时期,周围环境对他的影响。尤其我们不能急于让孩子过早的学会说话,并且在他们学说话的过程当中不能不断地批评他们的声调,挑剔他们所用的字眼,因为这样会使他们说话更迟,也更不清晰,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从而造成日后不敢张大嘴巴说话,甚至终生发音都有毛病。说话说不清楚,别人也几乎听不懂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我们今天面对的教育对象里说话声音低的孩子应该也和他们这个时期受到的教育影响有关吧。
对今天内容的最深体会就是不批评,不指责,不超前,要学会等待。这个时候想起了心理学上的双生儿爬楼梯的实验。要等到他的机能成熟了再进行教育也一样会取得效果。
云慧老师:
我家的两宝现在正处于学说话的期间,孩子在说她们不会说的时候,就会咿呀的”糊弄”过去,孩子的爸爸有时候会几遍的教,想让孩子学会!看来今天的内容也该让他学学了!
亢建英老师:
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如果我们人为的去破坏,导致的结果是适得其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