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小妹要考研,按说这个阶段已经可以进入状态了,但她似乎不怎么坚定,玩心又重,天天拉着我打游戏。典型的“自控力青铜”。
我对她发出三连击:
你自己什么样心里没点数吗?
现在还不重视你等着当炮灰吗?
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参考一下?
她哭笑不得:哎呀我就是控制不住,学习太枯燥,我到现在都没规划,感觉乱乱的。
我拍她一掌:什么乱不乱的,你就是想太多了。
其实我想问她的是:你选择考研,快乐吗?你喜不喜欢你选的这条路?
当初考研时我也问过自己,我为什么要考研?得出的答案是为了提升自己,为了学历,为了再多读几年书。但我忽略了我学的专业我并不很喜欢,只是因为学了四年,有点相关的知识储备,准备起来相对容易点。
考研失败后,我经常想这个问题,我确实是没有想清楚。
奥苏泊尔把内驱力分为三种:认知内驱力,简言之就是对知识的渴望,求知欲,学习是为了获得知识。它是一种内部动机,对人的驱动力最为强烈。自我提高内驱力:学习是为了获得地位。附属内驱力:学习是为了获得赞赏或认可。后两者都属于外部动机。对个体的影响因人而异。而驱动我的,更多的是后两者。对知识的渴望太少。
也对,在不喜欢的情况下学习更像是在强迫自己。
有时候想想,如果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结果会不会不一样。随即摇摇头,在没想清楚之前,我不想再让自己存有一丝侥幸,没有如果。
喜欢真的很重要啊。它会生出源源不断的动力。即使学的艰难,也不想放弃。因为喜欢,所以我愿意再咬牙多坚持一会儿。
世界上美丽的事物那么多,愿我能找到自己钟意的那一个,慢慢喜欢,长久而浓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