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旅途圣贤书友会
《道德经》: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经》: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作者: 劲风屠龙 | 来源:发表于2023-07-14 14:46 被阅读0次

希言自然①。故飘风②不终朝,骤雨③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④;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⑤。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这一章不算太难理解,就是说的:效法自然,少说话,该做什么做什么去!只要做事情合乎道德的要求,那么啥也不用管了!你自己不够诚信,那么就会有很多不诚信的人与你同在!

这一章的道理,对于普通人是如此,对于统治者也是如此!

所以它一再说你怎么做的就会有像你一样的与你同在!你无道无德就会有无道无德的人或者事情将你包围!

我今天写这个的原因是因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很多人把它解释为:你不诚信,别人就不信任你!

我认为那个解释不符合前面所说道理的逻辑!虽然意思单单列出来是说的过去的,但是我依然认为应该符合本章整体要表达的整体思想!

而不应该在解释原文的时候进行断章随意拓展!当然了,我们运用这个道理去解释实际问题的时候可以在合理的情况下随意拓展,因为那是“用”,我们的《道德经》说的是“体”。

其实这一章用一个词语可以勉强表达,那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其实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还真的大概如此,不同道的人,最多一起走过短暂的一小段路,分开几乎是没有悬念的,至少都会貌合神离!

就比如我们的朋友,再想想一个明主,或者一个昏庸之主,他们的的周围最后剩的是什么人?

其实此处的“飘风”与“骤雨”就是天地无道无德的表达,天地无道无德尚且不能长久,何况于人!相比于天地,人类无论从能力与道德上都是极其弱小的。

前面说的“希言自然”也是很有用处的,因为“自然”大于天地的等级,可以看做“道”的代名词!

自然希言而无为而为,以身作则是自然的运行规律,比起言语,实际行动是更加能让人信服的方式!

如此看来,这一章的层次递进的陈述特点是很明确的,几乎不存在任何难以理解的东西!因此最后的“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也是物以类聚的特点作为解释才更加合理!

可是,如今的人偏偏拿现代人思维内地最大路旁的说法来迎合,那不是解读古经典该有的方式!

因为容易造成后学之人的思维不严谨,养成习惯后,必定会对思考其他现实问题的时候而抓不住本质的问题!

甚至会有掩耳盗铃的现象出现,也可以说会有自欺欺人的问题出现!自我感觉良好,其实逻辑根本不对!

相关文章

  •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一个人若是不守信用,就会有人不信任他。俗话说:“德不信不行,人无信不立。”只...

  •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三界茫茫情谊常, 有情众生同故乡, 一觉同体无生灭, 迷惑幻化既无常, 酒色财气满眼好, 仁义礼智全忘光, 待到好...

  •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

  •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道德经》 如果你诚信不够,别人就会不信任你。 上大学时,学校的校训就是“诚以修身,信以立业...

  •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原意指领导层没有诚信,基层人民便不会再信任他。 —《...

  • 益言益行@030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话题: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单讲道理不足以让人相信,所以没有人相信,分量不足、力道不够 场...

  • 百字瞻瞻41: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道德经 . 第十七...

  • 《道德经》中的『敏捷领导力』

    《道德经》第十七章原文: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

  • 职场里,要想晋升,须先获得一样东西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意思是:一个人若是不守信用,就会有人不信任他。 不要去抱怨别人不信任...

  • 心观《道德经》(19)

    《道德经》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gv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