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香港时代的精神
很久以前就想写一写关于他~刘德华,因为他对我们的影响太深了。一直觉得他是个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我们那个时代(70,80后)的精神!
根据网上的信息,刘先生是1961年出生的人,截止2017年56岁。如果按照老话说法,将近60的人了,已经是大半身体都已经在土里的人了。可是刘先生依然保持着充沛的精神在一线努力奋斗。我想这也许就是他为什么能红一辈子的原因。他代表的不单是一个时代,我想他代表的更是一种精神。
刘德华~香港时代的精神记得刚出道的时候,很多人质疑他的歌,将他与歌神张相比,很多人质疑他的演技。时间就是最好的良药,时间就是最好的证据。能够红到现在就是最好的证明。据说《十七岁》就是他出道时一个真实的写照。“十七岁那日不要脸 参加了挑战”,“后来 荣升主角太突然”。
我在小学五年级开始知道刘先生,知道四大天王。在那个卡带都是个新鲜事物的年代。能听到四大天王的歌那真的是稀缺的事情。特别是在我们那个边远的村子。那个时候非常羡慕那些有钱买歌本的同学,所谓的歌本其实就是一个硬皮抄或者软皮抄,更羡慕那些拥有四大天王贴纸的同学。而像我这样经济条件比较艰苦的孩子,我们能做的只有将面条的包装纸拆开,摊平,然后用线缝好。在这样自制,简陋的本子上,借同学的歌书或者歌本抄下自己喜欢的歌曲,这些歌曲当然包括刘先生的歌。那个时候其实所谓的喜欢可能只是对于明星的一种单纯的崇拜和对光鲜生活的向往。
我第一次听到的歌是 1992年刘先生的《谢谢你的爱》,这首歌让对于音乐一窍不通的我对“爱”产生了朦懂的感觉。“不要问我,一生曾经爱过多少人。”“不喜欢孤独,却又害怕两个人相处。” 在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国,社会的文明还不如如今的开放,所以大家对爱的表现都非常的内敛和含蓄。这首歌唱出了当时青年男女们对爱的矛盾与不舍,唱出了90年代红尘男女们复杂的心情。这也是刘先生的歌留在那个时代的印记。像这样的具有时代印记的歌曲在后来还有很多,比如《忘情水》,《暗里着迷》,《爱你一万年》,《十七岁》,《中国人》等。很多的歌曲大家都耳熟能详,也唱响了整个90年代。给香港乐坛,乃至国内乐坛做出的非凡的贡献。
刘德华~香港时代的精神我第一次看刘先生的电影是《天若有情》,这是一个简单的黑社会古惑仔和富家千金之间的爱情故事。电影中华仔的家庭背景与社会背景注定是这个爱情无法圆满的悲剧,富家千金jojo虽然愿意放弃自己优越的环境跟随华仔。但到头来却为爱付出了一切,甚至是她自己的生命。这部电影的成功,成就了刘德华,是他能红遍两岸三地的一部极具代表的作品。也让我们了解到刘德华不仅仅是个歌手,他还是个演员。那怕在后来的电影作品中很多的人都说他的电影是烂片,可是他依然兢兢业业的对待这份“职业”。2017年1月腾讯新闻推送的一则新闻“55岁刘德华在泰国拍片从马上摔下致骨盆有撕裂伤”,看到这样新闻我内心真的十分的难过,那一刻希望刘先生能战胜痛苦早日回归大屏幕。他,55岁,可谓是功成名就,公认的大明星,更获奖无数,在娱乐圈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可就是这样的55岁的天王级的刘先生,依然在自己的事业生兢兢业业,认真对待每一次机会。这种精神不单是香港精神,也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精神榜样。
刘德华~香港时代的精神2017年12月刘德华在香港树仁大学获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虽然在过去的乐坛,影坛他获得了很多影帝、歌王等奖项,但是在大学里获得博士学位还是头一次。根据报道,香港树仁大学这样的奖项只会颁发给不同界别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人士 ,在获奖的时候刘先生表示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大学,即使走进社会也要永远保持一颗进步、学习的心。这样的态度无愧于天王级的男神称号。根据网上查询到的信息,刘先生除了唱歌与演艺方面而获得的荣誉远不止这个。他曾获特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太平绅士、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世界十大杰出青年、世界杰出华人奖、演艺学院颁发荣誉院士、加拿大纽宾士域蓝仕桥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等。这么多的荣誉都很好的证明了刘先生不仅仅在娱乐圈是个劳模,在其他领域他依然是个成功杰出的楷模。
每个知道他的人,会唱他的歌的人,无不对他的努力,敬业,谦逊,执着,积极向上,不卑不亢等的精神所敬佩。这些精神品质如果只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也许很多人都能做到。但要是30年如一日的保持着,在娱乐圈除了刘先生外估计再无人能级了。很多人说他很好的代表了香港精神,而我觉得他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