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商学院
十年前,村里铸造业非常火爆。
大大小小的铸造厂,分布在公路两边。
路两边的饭店,也都是红红火火。
现在呢?
看看,路两边的厂房,没有了
喧闹的声响,都是大门紧闭,落锁为安。
当年,生意兴隆的饭店,早已关门大吉了。
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咋变成这样了呢?
铸造业难道不适应社会发现了吗?
那离这里几里地以外的村子里,几家厂子为啥红红火火?
原来的老工人,老技术工,都跑那儿去干了。
这又是咋回事?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金生是村里最能的人,他从一个亲戚那儿学到了铸造的技术。
在亲戚家卧薪尝胆整整三年时间,把所有的流程全部干了一遍。
自认为本事学到家了,不干了。
为这,两家不亲戚了。
因为,他回来和队长一合计,俩人远了一个好地方,开始办厂。
一下子把亲戚气坏了!
要知道,亲戚当初非常看重他,给了他最高的工资。
没想到,他早存心事,学成就自己单干,成了自己的冤家对头。
亲戚当然不亲戚了。
那可是亲不溜溜的姑家的厂子啊!
父亲怕他办不成功,让人笑话,那还不如给他姑家干,有一份高工资。
金生一听,反驳父亲:
爹,你知道啥?
总不能让我给他们打一辈子长工吧?
那能有啥出息?!
你难道不希望儿子有一天出人头地,开着小车儿带你去全国各地旅游,风光风光?!
父亲不吭声了,他知道自己儿子的本事。
从小干啥事儿,都比较有把握。
小时候,孩子们玩儿烟火枪,他一看,不花钱买,自己做。
爹不相信他会做。谁知道,他看了隔壁孩子的,扣驰了几天,居然做成了。
火柴往里面一插,一扣动板机,“啪”的一声响了。
还有,后来做三轮车,都是他自己动手,比葫芦画瓢做成的。
金生有队长做后盾,信心满满。
刚开始,大家都笑话他,做梦娶媳妇,光想好事儿。
办厂子,哪儿有那么简单的事儿!
要是赔了,赔的血呼淋拉的,就知道吃亏了。
有本事,就让他琛琛吧,阎王爷不知道长几个眼,吃吃亏就服劲儿了。
刚开始,多少人看笑话,多少人翻白眼,多少人讽刺他啊!
其中的辛苦,其中的滋味,其中的痛啊,没有一定毅力,没有执着和坚定信心的人,是干不成的。
当第一车货物装车出厂的时候,他放了长长的一挂鞭!
崩崩那些看他笑话的人,崩崩那些闲言碎语,崩崩晦气!
因为这一车货,为他带来了几千块钱的净收入!
为办这个厂,他卖了自己新盖的房子;为了办厂,老婆卖掉了自己的金首饰;为了办厂,他担负了沉重的债务!
必须赚钱!
要不,对不起爹娘,对不起老婆,对不起借给他钱的亲戚朋友!
铸成的产品,2300一吨的价格,第一年,让他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厂里盖了两层办公楼,环境改变了。
吃住不用在低矮的窝棚里了,条件一下子改善了。
他的工人,几乎都是自己的亲们近支,都是帮助他的人。
第二年,他家的小洋楼重新盖起来!
村里人都知道他赚钱了,他见人,手里递烟,脸上微笑,说话客气。
每年教师节,他给村学校的老师,每人一份礼品。
这事儿,让他赢得了好名声。
同时,过年了,他给村里五保户和困难户,每家儿一份礼品。
这事儿,让他在村里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没想到,第三年,有人不给他干了!
犹如他当年不给姑家干一样。
他没有说啥,自己曾经有过的路,无法阻止别人。
不到五年时间,村里一下子有了十几家铸造厂。
路边的饭店,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大大小小十几家。
晌午了,在厂里上班的两口子,累了,不想做饭,干脆饭店里一坐,两碗烩面,两个菜,两瓶啤酒。
就几十块钱,不算啥,一天赚好几百呢。
厂子多了,当家的多了,没人组织,没人管理。
价格开始乱起来了。
金生一看,势头不对,和队长一商量,俩人知难而退,不赚这钱了。
把厂子高价出售。生意正在兴头上,当然卖了个好价格。
俩人在村东头公路边的一片空地上,盖了一个大超市。
转行了!
聪明!
村里那么多厂,一盘散沙。
原来2300元一吨的货,有人卖2250元。
有人为了竞争,互相拉客户,竟然降到了2200元。
大家问的时候,都说2300。
谁也不是傻瓜,没有不透风的墙。再说,鸡蛋没缝儿还会臭。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逐渐的,价格都明朗了。
最后,恶性竞争,价格拉到接近2000块了!
这是底线,这是白干,这是自己在坑自己啊!
不赚钱的生意,谁干?
不赚钱的生意,大家都学麻吉鸟,吃风屙沫吗?
可是,你不干,就有人干,有人硬扛。
谁能撑到最后,笑到最后,谁才是赢家!
没想到,都没有撑过去。
到最后,实在扛不住了,都趴下。
他们不干了,邻村的聪明人看准时机。
来买他们的设备。很便宜。
反正扔那儿也没用,换俩钱是俩钱吧。
人家邻村人,成立了一个铸造协会,价格统一。
谁低于这个价格,罚款,村里不许他厂开门营业,工人不准去干活儿。
世上能人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