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我有篇文章《善心汇,来者不善!》引起了很大争议,本是好意,谩骂声如期而至。
后来发小提醒我,才知道有一个小学的同学也在做,好像规模还不小,回想起来关系都还不错,这让我很难为情。
我这个人看问题很客观,尽管用词犀利,言语不近人情,但从来对事不对人,出发点是不想身边有人陷入巨大的风险之中。
首先声明,本人和善心汇没有任何牵扯,和在做善心汇的人更没有恩怨,没收过任何利益方好处或者指使。
相反,我倒是很敬佩张天明先生,他是一个懂公关营销,懂人性心理,懂哲学宗教,懂商业的大师,也绝对是一个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
我认为,在商言商,企业就是赚钱的嘛,商业本身就带着原罪,不管这个钱是怎么赚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嘛。
比如村里二狗子搞P2P集资,骗了几个亿,回来建房修路,路虎车里坐着俩老婆,没人说他的不是。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前面那篇文章有失偏颇,不够严谨。
求同存异,不同的是,他搞的太复杂。比如慈善,大家更愿意接受你企业有钱了去做慈善,而不是收农民的钱去做慈善。
一直到现在我都在好奇,到底有哪些人会“黑”善心汇?
我说谩骂声如期而至,是意料之中的。因为关心这个话题的人,一是善心汇成员,这个群体占绝大多数。
你的文章有砸人家饭碗的嫌疑,本来大家都贼溜溜的在找下家,你们一波一波的报道谁还会来?不出来咬你,才怪!
其背后的心态逻辑是:大事不妙,赶紧赚一把抽身。至于还没赚钱的更是恨你。
所以,越骂的激动、越猴急、越活跃、越体现出这种滑稽的心态。
第二种人是被善心汇营销过的人,其实这群人还是相对理性的,他们很反感被营销又不好直说,难免会在网上查一查,甚至会转发一下朋友圈,以示自己并不认同你的项目。
但大部分人只是观望,看了心里明白,点赞的少,转发的少,评论就更懒得做了,因为不牵扯自己的利益。
所以你会发现文末都是骂者居多。其中有几个更是各各平台去骂,甚至连一些央媒和公安机关的报道都不放过。可见急成啥样了!嚣张程度也让人咋舌!
关于骂人,周愚有《周愚也曰过》一文。相对于骂,我更欣赏有理有据有档次的辩驳,这才是声音而不是噪音。
骂我的人那么多,你又算哪一个呢!农村俗语:咒咒更长寿!而我最多是客观的回应一下,后面连回应也不准备做了。
因为他们就是专门出来骂贴的,你企图好意给他讲道理是没用的。
有人在评论里提到“评盘师”这个词,搞的莫名其妙,一查才知道有“评盘师”一直在唱衰他们,双方看似积怨挺深,不排除利益纠葛。
不过,我的判断却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阅历。二是各执法部门、权威机构和央媒的解读、声明、报道和行动。
所以,和什么“评盘师”没有任何牵扯。反倒觉得“评盘师”有点过了。特别是调侃张天明先生,有点人身攻击的嫌疑。他起码用他的商业头脑慈善了一些人。
客观的讲,张天明先生以及他的善心汇,还是有他可取的地方,前期的品牌公关做的还是不错的。
我们曾经聊过品牌公关的话题。公关的核心是让别人认识你,讲你做这个事情的意义,阐述你的战略和行业位置。
善心汇的“扶贫济困,均富共生,公平公正公开,社会主义共产共享、互助”等口号无不体现了他对市场的拿捏智慧。
特别是“均富、扶贫、公平”这些,就好比当年毛主席的“打土豪,分田地”一样掷地有声,引起很大的共鸣。
充分把握了农民无权无势无资源无助的心理,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抓住了人们焦虑、恐慌、迷茫的矛盾情绪,在农村影响巨大。
品牌形象设计好了,接着就是做慈善。花钱资助一部分老弱病残孕。别小瞧这一点,当别人对善心汇有质疑的时候,这部分人不用指挥,会第一个站出来骂,形成公关势能,而且凶猛无比。
同时赞助一些地方政府,媒体,给其做信任背书。你说你出了钱,作为礼尚往来,人家也要回馈你点什么吧。
这就出现了某某政府与善心汇合作,某某电台媒体报道善心汇,某某慈善基金会与善心汇签约等等场面。
紧接着就是借势迅速开展业务壮大,让前期加入的人可劲了赚,大赚特赚。
这一招也挺狠,赚钱的人会拼命拉人,而且一旦有谁对善心汇有微词,他们会携手那部分老弱病残孕队伍,连哭带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问候你的十八代祖宗。
那么,像张天明先生这样一个长袖善舞的大师,为什么却迟迟没有有效的公关,迟迟处理不好今年网上铺天盖地的、一波又一波的负面报道和评论呢?
再我看来,不是他没想到,也不是他不想处理,更不是没有钱,那是为什么?
原因有三,一是心有余力不足,他也没有想到队伍壮大这么快,需要花精力消化,无暇顾及.
二.从危机公关、舆情处理的原则上看,如果这个事件被公检法司执法部门介入或者是定性,(通常这些部门用词是“涉嫌”“疑似”“嫌疑人”),纵使你有三头六臂也处理不了的.
这个不同于媒体,赞助一下就行,再说太多的行政执法部门出来,作为企业,这把火你灭不了。
一个行政执法单位声明中一旦用了“涉嫌”的词汇,是不会再改回去的,这个原因不用多说。
三.往往坏事儿的不是别人,而是内部。他的会员可能没有领会到他的真实意思,把经念歪了,很多时候帮了倒忙。
特别是前面赚钱的人,突然屌丝逆袭,这么大好处,跟发现新大陆一样嘚瑟,言行不够谨慎和理性。
包括去骂贴,搞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公关反而走向了反面,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有第二篇文章的缘故,我这人吃软不吃硬,越战越勇)。
这个是他内部人员悟性和素质的问题,队伍迅速扩大,管理却跟不上是要命的。这绝对是张天明先生最头疼的事情。
这就会形成蝴蝶效应,多米若骨牌现象,搞不好将回天乏力。
善心汇高层当前最重要的是合理化系统,调整产品,做好实业为主,整顿队伍。然后是公关相关行政执法部门。
比如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公安、东营共青团、商丘市网警、长江日报、中国银行上海支行、中央广播电台的央广网、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法制日报的法治周末、辽宁法制报等等。
不一一帮你们整理列举。总之先处理执法部门和权威媒体,其他谣言不攻自破。必须速战速决,夜长梦多。
最后还是那句话,赚钱而又有利于社会,名利双收的事儿,谁都想他能继续。在商业面前,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我相信,张天明先生的初心是好的,只是理想和情怀终归是梦想,还是要回归到实业,回归到现实中来的!
「灰犀牛评论」系头条签约作者,全网发布,已委托快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