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一从书里面读到一些东西的时候,总会像一个在海边捡到美丽的贝壳的孩子,兴冲冲的,仿佛要让全世界知道他的发现……
我之所以用如此高的评价来形容它,不仅仅只是因为它是用通俗的语言讲一部哲学史。更重要的是它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足以令人叹为观止。更惶论其中的作者的哲学观了。
精妙的布局
事实上,在接触这本书以前我就已经风闻过它的内容。一个小女孩,某天放学后突然收到一封信“你是谁?你从哪里来?”随后一个故事由此展开。一个神秘的哲学家开始以书信的形式给小女孩上一场通俗易懂的哲学史课。再没读这本书之前,我本以为如此无聊甚至不可理喻的开头真是让人怀疑它是否当的起如此高的评价。那么,这真的仅仅只是一部白话哲学史吗?然而当我通读了全书后,我才恍然大悟,作者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不能解释的现象。所谓的书信式的白话哲学史,也就是苏菲和那个老哲学家都只是书中的艾略特上校笔下的一个人物。艾略特上校为了给他的女儿席德准备一份生日礼物,把哲学史用一个通俗的故事编撰起来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么这就可以解释的通我所谓的荒诞与无聊了。书名《苏菲的世界》,其实就是指以苏菲为主的一段关于白话哲学史的传声筒。
更为精妙的的是,当艾略特得意洋洋的以为他可以随意操控他笔下的人物时,殊不知,他也只不过是别人笔下的一个小人物而已。看到这,我有些迷糊,然而当我合上书的那一刻,我才突然明白,作者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织了一张网。苏菲是艾略特笔下的人物,艾略特是另外一个人笔下的人物,另一个人呢?以此类推,你呢?我呢?有没有可能是别人笔下的人物?我们可能是和《苏菲的世界》的作者属于一个世界,但我们谁又能保证不是苏菲的世界,不是艾略特的世界?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观,这也是一个全新的哲学视角。这就像《盗梦空间》里的那幕场景,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对立的镜子,一个人站在两个镜子之间,你可以从一个镜子里看到你,也可以从对面的镜子里面的镜子看到你自己,如此循环往复,似是永远也难看到最后一个,这,不正是哲学么?乱象纷杂,似乎答案就在眼前,最后却发现真正的答案却又没有终点。正如那水中月、镜中花,我们看到的永远是终极答案的表象。我忽然明白作者想用布局告诉我们的东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之所以把主要的哲学讨论放到艾略特笔下的苏菲的世界中 ,其中原因恐怕是作者在告诉我们其实无论是唯物也好唯心也好,我们之所以争论的相持不下原因是我们已经陷入了一个泥潭,在我们自己为自己设下的圈子里跌跌撞撞,身在局中而不自知,以至于永远也找不到“所谓的”答案。诚如哥德尔的不确定性所言,真理与命题之间的矛盾,似乎是悖论的必然表现。这个表现的本质在于,它证明了“真理”本身的相对性,而“绝对真理”只能建立在体系完备的基础上,哥德尔定理证明了这是不可能的。别忘了,哲学一直号称解开人类世界秘密的钥匙。在宇宙这个真理面前,哲学有些可笑。正应了那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绝妙的内涵
如果说仅仅只是布局精巧,那么这本书似乎是有些“花瓶”之嫌。然而这本书并不是这样。书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给苏菲写信的那个哲学家。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别人笔下的一个小人物。但是他又不得不遵照别人的意思,为苏菲上一节一节的白话哲学课。但是,这种被别人操控的感觉,我想不仅是他,恐怕是任何人都不想要的。于是,他试图说服苏菲和他一起从别人的笔下逃走。就在这种矛盾的挣扎之中,苏菲逐渐由不相信到半信半疑,最后到不得不面对现实。这样一个过程不正是人们在逐渐认识自我认识自然的过程吗?作者之所以选择以哲学为主线,我想恐怕不仅仅是因为作者本人是一个哲学老师,在这里,哲学不正是我们认识自我认识自然的最佳的工具么?接着说,当苏菲下定决心要和老哲学家逃出来的时候,他们几乎费尽一切,他们逃到了艾略特的世界。可是这时的他们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当他们千方百计地想要谈到席德的世界,当他们见到席德的时候,他们和席德讲话,席德却听不到,他们在席德面前走动,席德也看不到。席德所在的世界完全看不到他们俩,听不到他们说话,看不到他们走动。也就是说,他们不被这个新的世界接受。
假设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别人笔下的一本书,那么我们就都是这本书作者(姑且以命运为之)笔下的一个人物。正如我刚才所说的,任何一个有意识的人恐怕都不能忍受被别人操控的感觉。那么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逃离这个世界,但是逃离之后呢?就像《玩偶之家》里出走的安娜,鲁迅先生发出了那个千古一问,“论安娜出走之后”。恐怕我们满怀希望追求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吧?作者在此给了我们一个看似不合理却又十分合理的答案。
同样的问题不止一次在书中出现。哲学,是探究事物本质的一门学科,我们学习研究他,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发现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为了明白人之所以为人,世界之所以为世界的合理性。作者在书中却借用苏菲的口告诉了我们一个看似大胆的不着边际,细想却又十分可能的推测。“如果历史就像一本书,每一本书都是会在真相揭破后结束。如今,人们对大自然的法则日益了解,一旦哲学与科学这张拼图板上的最后一片放好时,历史还会继续下去吗?”这句话不禁可以作为一个我们追求知识的一层意义来思考。上帝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有人说。那么在这里,上帝就十分还有可能是一个睿智的老者,他给每一个纪元的人设置了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答案的谜题。然后,赋予了每一个纪元的人类一种天生追求答案的本能,让他们去探索这个谜题的答案。而当答案揭晓,游戏结束,上帝也就会像一个孩子般玩腻了。然后就赌气地结束了那个纪元。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得是“如果历史是一本书……”。然而作者用他那极其严密的形式逻辑给你证实了“历史是一本书”的可信度。
在这里,我同样有些费解,作者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不去解谜?还是放慢我们对大自然认识与探索的脚步?亦或者是在嘲讽一些自命不凡的哲学家?
这或许是本书的冰山一角。我所能看出来的,也只是一些拙见而已。不过我却可以断定,这是我看过的小说里面,最精彩的一部。
我是不大喜欢看小说的,本国的,外国的,都不例外。一来是不喜欢看里面的悲剧,可能是本人太有代入感了。二来是我感觉小说尤其是经典小说,里面的对时势社会的涉及太过明显,这与我惯所尊捧的老庄之道有违。一来二去,我算是跟小说的关系变的缘浅空自知了。然而,正待我对哲学感兴趣的那阵却听说了一本所谓的哲学入门书《苏菲的世界》,这么一看之下,顿时为其倾倒。记得我经常给别人说,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小说,没有之一。
网友评论